同治兰溪县城区一坊鱼鳞图册
凝视着眼前泛黄的纸张,00后女孩林舒心的面前徐徐展开一幅百年前古村落的画卷:田地的形状如鱼鳞一般依次排布,其间河流横穿而过,街、巷、祠、码头错落分布,每块土地的图形、类型、面积、等级等信息都被详细地登记……
这是南宋以来*府为征收赋税而编制的土地簿册,因图形排列状若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激活古文书的现代价值,浙江师范大学联手兰溪市档案馆共同成立了鱼鳞图册课题组,着力寻找图册在当下被开发与利用的全新可能性。
课题组成员在兰溪城区调研
重走图册之路
发现古城变迁的“蛛丝马迹”
9月26日,迎着清晨五点的朝阳,课题组成员在兰溪古城开启了深度调研之路。他们手持同治年间兰溪鱼鳞图册的扫描图版、民国时期赵廷璜所作的《兰溪街巷分布图》、当代刘毓山制作的《清末兰溪县图》,按照鱼鳞图册编造的顺序,实地走访各个地名,感受古城的历史变迁。
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鱼鳞图册中记载的许多地名已经消失或者改变:有的巷道变成了一片危房废墟,有的祠堂如今难觅踪迹,而有的盘错小径,早已脱胎换骨,被改造成现代化的街道马路……“从鱼鳞图册上,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发展的蛛丝马迹。”课题成员葛亦欣说。
鱼鳞图册课题组共赴兰溪古城调研三次,跨越30公里,走访个点,其中包括各类街、巷、祠、堂、码头等等。一天7小时的徒步调研结后,还要回学校录入当天的成果,熬夜对他们来说是常事。“调研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现在大家都已经锻炼出了一双可以清晰辨认方位的火眼金睛,和一副铁打的身子骨。”课题组成员邱栋容打趣道,“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自己拿着地图在走古城。”
调研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些现代地图记录上存在的问题。在刘毓山先生作的《清末兰溪县图》上,十坊中有一巷名曰“封君巷”,而现代的兰溪旅游布局图中却把它记为“风筝巷”。为解决古今巷名异变的问题,课题组成员仔细对比了鱼鳞图册的记载,得出正确巷名应为“封君”。
“通过这件小事我们发现,现代的地图存在位置标识上错误,而鱼鳞图册则是帮助我们获取真相的珍贵线索。”成员黄泽浩说。
还原古村地图
唤醒古文书的现代价值
一个月后,课题组又前往金华市汤溪镇寺平村进行调研,走访了金泉堰、安乐寺、泉湖等56个地点。他们专门拜访了当地的戴贤生先生,戴先生家族四代修谱,家中珍藏了许多《戴氏宗谱》,给课题组提供了丰富了历史资料。课题组的认真和努力也受到了戴老先生的高度赞扬:“如今科技那么发达,这群孩子还能利用这些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和开发他们,我真的非常感动。”
课题组成员在翻阅戴贤生老先生珍藏的《汤溪县志》
近年来,古城古村建设受到*府的大力支持,但许多修复工作缺乏可考究历史资料的支撑,大多基于现代人的想象,很难经得起考证,而鱼鳞图册就是破解这个难题的一把钥匙。课题组希望凭借实地走访调研的数据和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将散落在地籍册的一块块细图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地图,还原百年前的古城古村全貌。
看似只是一个拼接的过程,但其中需要花费的精力难以估量。它不仅需要一步步实地走访古村,校对图册上的每一块信息,还要融合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地图绘制,在学术性和实践性上都要求极高。
虽然前方充满各种挑战,课题组的成员们却乐在其中,“地图拼成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详细、更准确的古城古村的模样,为古村落的现代化开发提供蓝本。”林舒心说,“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时代的新力量,我们有义务激活这个宝藏,使其焕发新的价值。”
值班编辑:叶梦婷
值班主编:杜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