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8/1 1:00:00
近日,钱塘百家姓创作团队走访了兰溪西部永昌街道(原永昌镇)樟林村.在当地胡子湘老师陪同下,专门对清代以来杭州姚园寺巷一带的城东徐氏家族追根溯源,实地进行调查。樟林古村地处金华、衢州、杭州三市交界处,与旅游胜地诸葛八卦村、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六洞山、地下长河相邻。属于兰溪永昌镇(现为街道),是徐姓家族的聚集地。樟林桥头村▼一、樟林徐氏始于佺徐国被楚国灭亡之后,百姓以国号为姓,这是徐姓的开始。徐氏迁居浙江兰溪等地,素以望族著称于世,为了纪念先祖徐偃王,旧时兰溪城乡均建有徐偃王庙。我们之前专程拍摄过徐偃王后代的圆谱庆典,请见兰溪上中坞村徐氏圆谱庆典。徐氏是兰溪第一大姓,最早战国时期迁入。岩山新亭《冠盖徐氏》记载:“吾祖山长府君,战国时避兵之乱自太末(今龙游)迁居兰溪”,唐宋之际有更多支徐氏迁入。五代徐概从洪州(今江西南昌)迁兰溪,后代南宋浙中名儒徐佺迁永昌樟林,始建家庙并修家谱,成为始迁祖。徐佺,字孔灵,南宋绍兴十三年(年)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庆元元年(年)卒。仕为儒林郎(秩从八品),做过南昌推官(秩从八品)和乌镇地方官。他在乌镇行职时多施惠*,很受百姓爱戴,离任后,“一时士民怀之歌曰:‘豫章贤裔徐孔灵,惠我唯留去后声。’年远世淹,斯言犹在耳也。”孔灵公辞官卜居樟林,筑室教学,在兰溪一带产生很大影响。徐佺像▼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之意。自宋至清有16位进士,形成了独特的“进士文化”。南宋至元,孔灵公子孙徐介、徐行成(第二代),徐时升(第三代),徐昺献、徐绳祖(第四代),徐鑑(第五代)以及徐一清(第六代)先后荣登进士榜,成为高官,堪称吴越“名族”。徐鑑,字定国,治戴记,咸淳辛未(年)进士,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副长官)和枢密使(秩从一品),赐“金印紫绶”(简称“金紫”)。章林徐氏宗谱▼二、樟林徐氏宗祠群樟林徐氏宗祠群,有徐氏总祠(已毁)和东厅、西厅(已毁)、民厅(已毁)、厚厅等四大支流的家庙,及三星堂桥头厅、私家祠堂崇厚堂(樟林花厅)。当地文化名人胡子湘老师及村中耆老热情地带我们走访,并作生动介绍。胡子湘老师接受采访▼徐氏家庙景高堂是樟林徐氏总祠,背福山,面慈岩,左梨湖荷沼,右东湖坦溪,双涧合流,折为九曲,总面积多平方米。非常可惜,现已不存。永昌古街西的旌节石坊,尚有乾隆四十七年(年)“为邑庠生徐振兴妻童氏立”。中间左右二方石柱阴刻“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由徐”,“景高堂置归嗣后永远不准拆毁”等字。景高堂平面图,胡子湘绘图▼东厅集义堂在荷叶塘边,门匾为刘伯温题词“水碧山青”。相传元至正十九年(年)六月,朱元璋挥师进军衢州,途经本村为暴雨所阻,军旅憩息之暇,偕同军师刘伯温漫步村中,行至荷叶塘畔,雨过天晴,风景格外新清。塘中荷花盛开薰风阵阵。面对青山叠翠,俯瞰塘水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刘伯温挥毫疾书“水碧山青”四字于塘畔门亭壁上。后经本村儒士移其墨于匾上,悬挂于门亭。历六百余年,几经兵燹,而匾额犹存。解放初被拆除,现重立。刘伯温题词“水碧山青”▼凤梳楼是东厅后进的两层楼,清乾隆帝母后钮祜禄太后曾在此楼梳妆盥洗而得名。乾隆十五六年间(—年),南巡江南各省,事前咨询在朝文武官员江南风貌以何处为胜。内阁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樟林人徐以烜奏对,苏州园林甲天下,杭州风景冠全国,浙江兰溪章林灯会负盛名。是年,钮祜禄太后微服带随从数名前来观赏灯会,安置于东厅后楼,供以优厚膳宿,故名“凤梳楼”。原楼毁于清咸丰年间,后重建。凤梳楼▼承德堂属东厅派房厅,建于明代。三开间二进,厅前有院墙阻墙,前门八字式,朝南,两石鼓,两旁有侧门,这里有别具风格的大门,大门上很有大门,门上有“勅赠”二字匾额一块。钦顺又名何宽,字廷制,号五松,官北京泰陵卫经历,勅授徵仕郎。嘉靖帝御赐匾额“近天五尺”,御赐对联“身居田舍首名列,帝王家时以为荣。”此匾一直悬挂在樟林东厅,左右镶有一副对联:“出身农草舍,名列帝王家”。“近天五尺”匾额▼厚厅积善堂,建于清代晚期,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前进有明间,戏台,四柱九檩,五檩月梁和后双步皆雕有人物、花卉,牛腿图案各异,整体建筑风格古朴简约。目前为徐氏总祠,两边墙壁悬挂着从南宋始迁祖徐佺始至清代,近年间的16名进士画像。厚厅积善堂▼樟林花厅崇厚堂,是最完整精美的私家祠堂,现从侧门进入。清末民初一位徐氏富商出巨资兴建,青砖黑瓦马头墙,五开间三进两明堂,建筑达多平方米,四周有二米多高的院墙,院墙门八字式朝南。走进院门,正大门朝东,门楼为砖雕四柱五楼式重檐翘角,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入门有戏台,两侧楼上有包厢,中进宏大高敞,明间九架前后双步,前郎卷棚式后进有堂楼。雕花梁下有44只樟木雕成的大“牛腿”,雕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戏曲人物等图案,气势宏伟壮观。后进明堂有两个大水池,四周是一米高的青石板护栏。樟林花厅崇厚堂▼樟林花厅门楼▼三星堂,亦谓桥头厅,清嘉庆朝淳十七公裔孙合建。三间三进,因年久失修,现重建。三星堂▼三、杭州城东徐潮家族樟林徐一清,字永之,元至治辛酉科(年)进士,任浙江儒学提举,迁江浙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秩正五品),勅授奉议大夫。明初,徐一清子徐湘,字克敬,迁居武林江浒,是杭州徐氏孚受堂始迁祖,后代英才辈出,青史留名。清代徐潮居杭州城东姚园寺巷,康熙御书“凛存堂”。其子徐本迁居城北徐公巷。徐潮、徐本及后代屡有功名,成为大姓。乾隆年间,杭城有“武林徐氏三代六翰林”之誉。同治七年(年),徐恩绶纂修《武林江浒徐氏本支系谱》《徐氏孚受堂本支墓考》。晚清著名学者俞樾有名言曰:“武林徐氏,自文敬崛起,文穆继之,遂成浙右大族。”武林江浒徐氏孚受堂家谱,照片来自网络▼徐潮(-),字青来,号浩轩。清方士淦《蔗余偶笔》记:“杭州相国徐文穆公之父,为文敬公,始显贵。文敬之封君寒微,居钱塘江边,每子午潮退,将缘岸数十里水族亲扫入江,不伤一物,自少至壮无间。一夜,潮极大,巡江武官见潮头火光一团,大风涌入徐家,敲门以告,适文敬诞生,遂以名潮。”康熙癸丑年科(年)进士,历河南巡抚、户部尚书、经筵讲官,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尚书,授光禄大夫(正一品)。乾隆初,追谥文敬。墓在杭州小和山(今浙江科技大学内)。据俞曲园《右台仙馆笔记》载:姚园寺巷有旌德观,祀疫神温元帅。巷中有徐文敬公潮之宅。“每岁五月,居民舁神巡行市廛,盖亦逐疫之意,而过徐氏之门必疾趋而过。相传徐文敬公官冢宰,是为天官,主天下神只,故神过其门必致敬焉。”徐潮像▼徐潮在湖上筑清风草庐。徐琪改建为徐公祠,即徐文敬公祠。杭州人称徐天官祠堂。因年久失修,民国时期,徐氏族人出售给原国民*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年,杨虎营建宫殿式大厦“青白山居”,现为浙江图书馆文澜书院。民国徐公祠地图▼长子徐本(—),字立人,号是斋,康熙五十七年(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贵州、江苏按察使,湖北布*使、安庆巡抚,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正一品)、东阁大学士(正一品)兼礼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衔。乾隆九年以病乞休,十二年逝世,享年65岁,卒谥文穆。据钟毓龙编著《说杭州》:“其故居在湖墅徐家巷,现名徐公巷。”徐本像▼次子徐杞(约—),号静谷,字集功,康熙壬辰科(年)进士,历翰林院编修,甘肃布*使,陕西巡抚,宗人府府丞。孙子徐以烜(—年),字养资,号润亭,雍正庚戌科(年)进士,诰授资*大夫、礼部侍郎。其女徐裕馨寓居杭州时,曾拜袁枚为师,在琴棋书画,特别是诗词创作上深得衷赏识,曾出版过《兰韫诗草》四卷。孙子徐景熹,字骖兩,号璞斋,乾隆已未科(年)进士,治易经,副贡生,翰林院编修,诰授中宪大夫、福建福州知府(从四品)升福建盐法道加五级。六世孙徐琪(—),号花农,光绪六年(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广东学*、兵部右侍郎、南书房行走等。后来,遭弹劾免职。民国三年(),为袁世凯*府参*。著名书画家,工诗文、善书画。六世孙徐珂(--年),字仲可,光绪举人。其父徐恩绶。徐珂曾先后师事谭献、况周颐等词学名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辞源》编辑之一。徐氏以诗文知名于世,著述甚多,尤致力于清代遗闻逸事之搜集、整理,编成《清种类钞》。妻朱承芳,字蓉笙,女诗人,有《紫薇花馆诗草》,年仅22岁去世。七世孙徐新六(—),徐珂之子,民国著名银行家。年入南洋公学,—年留学英法。回国后参加北京*府的高等文官考试,以第一名被录取,派任财*部公债司任佥事,并任教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年后任财*部秘书、中国银行金库监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总会计、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协理。年进入浙江兴业银行,历任董事会秘书、总办事处书记长、副总经理、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年8月24日,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新六和交通银行总行董事长胡筠被重庆国民**府内定为赴美国争取美援的首席代表,从香港搭乘“桂林号”民航班机飞重庆。这一绝密情报却被日谍侦悉。日军出动六架歼击机在广东中山海面上空击毁了“桂林号”飞机。徐新六、胡筠连同1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徐新六,照片来自网络▼四、永昌樟林古村樟林古有“八景”:双涧清流、群峰献秀、坦溪成涨、荷沼薰风、梨湖秋月、西岩晴雪、永昌晓钟、庐坞晚烟。现徐氏宗祠建筑群之外,尚存宋代“池亭”、元代献袍桥、清代“深柳读书堂”等人文古迹,及明清风格的老宅、古井、古街。荷沼为东厅、西厅钟池,堪舆意为聚财,使钱财不直流。“池亭”又名湖心亭,宋代名儒金仁山先生讲学的遗址,位于荷沼之中。现更名荷叶塘,因植荷而得名。面积约十余亩,湖岸宽广,东南北垂柳婆娑,西面修竹葱翠。湖中遍植芙蓉,曰“荷沼薰风”。据章林徐氏谱载;章林徐氏始祖孔灵公四世孙徐钧,字见心,宋一代名儒,曾任濠州定远尉,因无意官场遂辞官归乡隐居不仕。与宋代名儒金仁山先生友善,因延其以教子。曾在荷沼中建造池亭,为延师课子之精舍。流檐飞角,画栋雕梁,朱色九曲栏杆直达湖岸。至今荷沼依旧,池亭已荡迹无存。荷叶塘▼献袍桥,是横跨村中永昌溪支流的一座石拱桥,始建于宋元间。据传,元至正十八年(年)十二月,朱元璋率部攻克婺州(今金华),翌年六月挥师进军衢州,途经本村遭遇暴雨,行装尽湿。顷刻雨过天晴,曾在此桥献曝龙袍。后十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称帝。村民记其事,称此桥为“献袍”。献袍桥▼深柳读书堂,又名清字流仙,号柳轩,由清代拔贡生徐如甡所创办。读书堂内藏有大量书籍。“深柳读书堂”匾额依然存在,还保存清代名相刘墉所题的楹联:“亘古来今云闲天淡,佳时令节竹笑兰言”。“深柳读书堂”匾额,照片胡子湘提供▼村落存有百余幢明清徽派式的古民宅,典型的有樟三村徐昭家宅,是明代建筑,三进三开间,二柱一楼青砖门楼古朴大方,内结构用料均匀,牛腿大方有力,后进已毁。粮食加工厂二进三开间一明堂,内有精美雕刻花纹,外有八字形院门等。古代庙宇建筑原有孔塘庙(偃王庙),座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春秋战国遗址的孔塘山。文昌阁祀奉文宣王孔子,建于康熙三年。关帝庙祀奉武曲星关公,建于乾隆四十九年。廻龙庵祀奉观音菩萨,是求子的场所,建于顺治十五年。均已不存。樟林四井,是村中依然保存的四口古井,主要是赐袍桥南的甘泉井及后井、上井、北井。樟林古街,位于献袍桥东至永昌古道,是永昌古街的源头。与樟林相距仅2公里,鼎盛时期沿街设有肉店、米行、杂货店、当铺等。永昌古街,位于兰溪市西部的永昌古镇,是金华市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街,浙江省文保单位。街区两侧有多条里弄向外辐射,格局呈“丰”字形,小巷里弄深处则分布民居、宗祠、寺庙、会馆等建筑,白墙灰瓦连绵成片。重要传统建筑有清徽州会馆、明崇德堂、宋庵头古井、李氏蕃衍厅(李氏大厅)、忠义祠、节孝石坊、旌节石坊、永昌古桥、牛市桥、水阁楼、排塘等。永昌古街▼杭州姚园寺巷徐氏族人,有空请到兰溪樟林寻根问祖。喜欢传统建筑文化的朋友,不妨到兰溪永昌樟林回味怀旧。如果时间宽松,再到游埠古镇住宿。次日启明,到中国第一茶市街——游埠老街走走坐坐,泡一杯早茶,品游埠豆腐,吃特色早点,与乡亲唠叨几句,体验一回自然闲适的生活乐趣……游埠老街早茶▼衷心感谢:胡子湘老师和兰溪市永昌街道樟林村村委的大力支持!撰文徐梁摄影俞遵义徐梁编辑郭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