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兰溪鱼鳞图册中国现存最系统的古代地籍档案
TUhjnbcbe - 2021/3/25 8:56:00
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4886.html

浙江兰溪素称文献名邦,历史文献遗存丰厚。其民间家谱数量甚巨,据不完全统计,已逾千种。此外,兰溪市至今还保存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地籍档案——鱼鳞图册,一直藏于深闺之中,鲜为人知。

鱼鳞图册是官府为征收赋税而编造的土地簿册,因所绘图形排列状若鱼鳞而得名。在传统农业社会,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鱼鳞图册作为征税的依据,事关国家的财*收入,因此成为宋元以来最重要的地籍档案。而鱼鳞图册制度代表了当时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其对土地管理的精细程度远超同时期的西方世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史上一个创举,故而弥足珍贵。美籍华人著名史学家赵冈曾评价说:“我认为明清时代的鱼鳞图册是人类历史上(在电脑时代来临以前)*府地籍管理最周详细致的档案记录,中国以外任何国家都找不到类似的档案资料。”

遗憾的是,历经战火和时代变迁,鱼鳞图册档案绝大部分已遗失。现今保存下来的鱼鳞图册大都零散而不完整,所属时间不同,所在地域各异。休宁县档案馆所藏鱼鳞图册数量最丰(册),然而却分属于不同的时期,很难构成同一时期一个县域较为完整系统的资料。

所幸现属兰溪市财*局与兰溪市档案局共同保管的册兰溪县鱼鳞图册(完整为册),约10万叶,几乎是清代同治时期较完整的一个县的地籍资料,其系统性是十分罕见的。册中详细绘制了每块田土的形状,详载土名、四至、地目、亩数、等级,并写明业主及居住地。浙江大学梁敬明教授称:“这是一份时间跨度很长、内涵相当丰富,并且记录了全县自清同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百年各类土地变迁信息的档案。就规模和完整性而言,如果不是绝无仅有,至少也应是非常罕见。”兰溪鱼鳞图册载有清末兰溪县城区10坊、乡区34都图田土、山林、地形等情况,地籍信息十分明确。近些年,我们曾对全国各地遗存的鱼鳞图册进行调查,就目前所见,如此系统、完整的鱼鳞图册,仅此一套,堪称中国现存最系统的古代地籍档案。

同治兰溪县城区三坊鱼鳞图册

如此完整系统的鱼鳞图册为何出现在兰溪?这并非偶然。兰溪是鱼鳞图册的试验地和样板地,其攒造始于南宋,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沿袭时间长达余年,历史影响力非同一般。现遗存的这批兰溪鱼鳞图册档案主要攒造于清同治时期。光绪《兰溪县志·序》载:“咸同之间,历洪杨大劫,民人存者仅十之三,田地多温、台客民垦种,稽之案牍,而档册多不存。”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占领兰溪,烧毁县衙,昔日官府所藏鱼鳞图册随之被焚,征税从而失去依据,这直接影响到兰溪的财*收入。兰溪官府当务之急,必须全面清理土地,重新编造鱼鳞图册。同治四年()十月,余祚馨出任兰溪县令,立即将清赋作为善后工作的第一要务。

然而,鱼鳞图册的编造工程浩大,丈量经费浩繁,兵燹之后,民生凋敝,如何完成此项重任?县令余祚馨颇具才干,因地制宜,采用民间种子计亩法(四斗为一亩),在民间筹资,每亩田收取业主十二文钱,地、山、塘每亩收取六文,解决了清赋所用的经费问题。为保证鱼鳞图册编造的顺利进行,又在城区设立清赋总局,由官府选出十二位素有威望的乡绅担任绅董,负责总体督办事宜。乡区设分局,每“图”(古代行*单位)推举一名老成公正之人担任图董,负责当地鱼鳞图册的编造。机构、人员、经费齐备,清赋工作拉开序幕。同治四年()十一月下旬,兰溪清赋总局先在西乡十一都一图(今女埠镇一带)做试点,随后鱼鳞图册编造工作全面铺开。同治五年,县城十坊及东、西两乡完成编造任务。同治六年,南、北两乡亦编造完成。同治七年,清赋总局对鱼鳞图册进行汇总,发现缺额不少,原因在于业主所报亩数不够准确。于是,同治八年,总局协同各乡图董亲自踏勘,历时两年之久,“虽巉岩石无级可登,莫不攀萝蹑巅造极,共增山额三千三百余顷,而塘亩亦会同复勘,增额二百余顷”(光绪《兰溪县志·清赋纪略》)。同治十一年,又在兰溪与他县交界处搜求遗漏土地,以更臻完善。经过前后约七年艰苦细致的编造和踏勘复核,全县鱼鳞图册的攒造工作基本完成,凡城区10坊与乡区图的山、地、田、塘,皆按千字文字号依次编列,标明土地的类型、等级、面积、荒熟;有主地写明业主及住址,无主地钤盖“无主”印章,并绘制每块土地的具体形状及东西南北四至的准确位置,编造得非常精细。

同治兰溪县乡区四都三图马涧庄鱼鳞图册

晚清之际,国运已现颓势,兰溪又遭太平天国之乱,凋敝甚于他邑,而能完成全县土地之清查并鱼鳞图册的编造,可以说是中国地籍编造史上的一个奇迹。这首先得益于同治四年县令余祚馨所创清赋之法,“清赋之举,其法似创,而于民称便”(光绪《兰溪县志·清赋纪略》)。但第二年余祚馨便调任离去,清赋工作十分繁重,继任者稍有懈怠,就有可能使原来的工作付诸流水。从同治五年至同治十一年,在兰溪任职的县令依次为许维崧(代理)、陶鸿勋、吴世荣、姚徽典、赵笃恩(代理)、吴绍正,虽县令更换频繁,但无论是正式县令,抑或是代理县令,他们都在全力支持前任未完成的清赋工作,“职其事者,心力俱竭”(光绪《兰溪县志·清赋纪略》),从而保持了*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然,清末兰溪鱼鳞图册的编造成功,亦是植根于有着数百年鱼鳞图册编造历史的这片土壤,离不开全县百姓的支持。

同治兰溪清赋及鱼鳞图册编造的方法,一度成为清末浙江鱼鳞图册编造的样板。同治五年十月,时任兵部侍郎、巡抚浙江部院、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的马新贻曾给龙游县府致札:“照得浙省各属自遭兵燹,册籍荡然。以致粮额间多短缺,亟应赶紧清理查办,以期粮产有所稽考,不致日久无着。现据兰溪县禀送《鱼鳞图册》请示前来,本部院查阅所拟式样简便易行,该县应即仿办。”(民国《龙游县志·掌故》)汤溪县当时亦仿照兰溪鱼鳞图册进行编造,并邀请主持兰溪清赋工作的绅董阎梓材、吴金生,驻汤溪县清赋总局,会同当地绅董,直接指导清赋工作(民国《汤溪县志·清赋纪略》)。

同治兰溪鱼鳞图册不仅攒造规范,而且还是一部活的档案。古代文献在描述鱼鳞图册时,大都认为官方鱼鳞图册在编造完之后,即存放在县衙架阁库内,成为信息固化的档案。笔者仔细研究兰溪鱼鳞图册中的印章、夹条、批注等信息,发现其自同治编造完成后,历经光绪、宣统、民国、建国初各时期,一直在使用,年份几乎未曾间断,包括仅用了83天的洪宪年号。正因为此,民国兰溪实验县在办理土地陈报时,可以充分利用这批鱼鳞图册资料,进行核对、复丈、补编,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土地陈报的任务,兰溪从而再次成为民国清查地粮的典范。建国初期,兰溪鱼鳞图册仍作为征收农业税的重要依据,直至颁发了土地所有权证,鱼鳞图册才被取代。

今天,兰溪鱼鳞图册虽不再作为土地征收的依据而发挥作用,然而它见证了清末至建国初近百年兰溪整个地区的土地变更、宗族分布、环境变迁,是兰溪乃至中国文明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甚至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古代地方志只是粗略勾勒县城面貌,口述史历经数人口传,多已失真。史料的缺失,致使我们很难准确、细致地还原古代某个县城的全貌。现今虽然有各种版本的县城复原图,但多少都有缺憾,绘制也并不详细。因此,当下各地耗资巨大的古城重建工程,大多是基于现代人的想象,并无可靠的依据,也就很难经得起考证,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无奈。兰溪鱼鳞图册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清末兰溪城区共十坊,现存兰溪鱼鳞图册第1至10册,正是对这十坊土地的记载。这10册鱼鳞图册载有三千余号土地,保存了整个县城的田土数据,从中可知县城的山川、河流、街巷、宗祠、寺庙等地理分布。如兰溪市遗存的很多古建筑、古地名,诸如古城墙、城隍庙、东岳庙、白露寺、药皇庙等,都能在兰溪鱼鳞图册中找到准确的记载。而那些已消失的历史古迹,如古县衙、学宫、云山试院等等,也可以通过鱼鳞图册的详细记载,准确还原其具体的位置和面积。这是复原清末兰溪县城全貌最准确可考的史料。

同治兰溪县城区一坊鱼鳞图册第一页

当然,还原整个城区的面貌,需要将散落在地籍册中的一块块细图,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拼合,这涉及到地名的考证、四至的确定、比例的大小、现实的坐落等等,需要融合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项学术含金量很高的大工程。浙江师范大学多年来致力于鱼鳞图册的整理与研究,已开始尝试清末城区鱼鳞图的拼合工作。若能将依次相连的多号土地全部拼合,形成清末兰溪城区鱼鳞总图,无疑是最详细、最准确的古县城图。兰溪的旧城复建若能以此作为蓝本,进而开展古城重建工作,则是有理有据,经得起历史的考证。在今天的旧城复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中,鱼鳞图册档案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开发这个宝藏,激活其独有的价值。

同治兰溪鱼鳞图册金字一号至十号地块的拼合图(郑微微拼合)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进入圈子、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无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溪鱼鳞图册中国现存最系统的古代地籍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