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赤溪桥
上周,兰溪市文史爱好者何寿松,终于揭开了自己心底的一个谜团:原来,兰溪赤溪桥和城内的中洲浮桥,在历史上竟然是同一人所建。
这个发现,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两本史料上,对赤溪桥的记载提法不一致。
两本史料时间一致提法却不一致
在兰溪城的西南方向,有一个赤溪街道,因境内一条赤溪水而名。赤溪街道有一个桥头村,之所以叫桥头村,是因为居于赤溪桥的东头而相沿成名。
在新中国成立前,桥头街自东向西,长余米,布局在赤溪的东南岸。在这条街上,分布着茶店、酒店、肉店、杂货店。在最西端,还有一家时称皮坊的牛皮作坊。
《赤溪街道志》记载:“赤溪桥,该桥是兰溪市最古老的石拱桥,位于桥头村边赤溪桥上,建于明万历八年(年),江永贵兄弟为首所建。2孔,每孔净宽8.9米,全长20.5米,宽4.6米,高8米,石拱结构,青石所砌。清嘉庆五年(年),张伯乐、裘钧友等为首重修。原砌青石板护栏倒塌,现为水泥结构栏板,桥上现存长石二块,桥北原有碑亭1座,上世纪70年代毁于风灾。”
以上记载似乎可以明确,赤溪桥的始建年代是明万历八年(年)。但是,何寿松发现,据《光绪兰溪县志》卷三“桥渡”又有记载:“赤溪桥,明万历间江永贵兄弟重建。国朝嘉庆五年重修。”
一本史料说“所建”,一本史料说“重建”,这让何寿松犯了疑:赤溪桥的始建年代早于明万历八年(年),那它的建造年代到底在什么时候呢?又是何人所建?江永贵兄弟是哪里人?
最早的建桥者和兰溪浮桥是同一人
这个疑问,一直挂在何寿松心里。前段时间,何寿松接触到了《江氏宗谱》,终于弄清了谜底。
“通过查阅宗谱,我终于弄清了赤溪桥的前世今生,弄清了它的创始人,原来是承载了60多万兰溪人乡愁情结的、兰溪已经消逝了的中洲浮桥的建造者江衍。”
旧时的兰溪中洲浮桥
中洲浮桥,在兰溪,就像上浮桥对于金华一样,这是一个地标性建筑。它始建于宋熙宁五年(年),初时为50节,后增至66节。元、明两代,由于战乱和洪灾的影响,曾几度兴废。至明正德四年(年)又重新建造,设木船80艘,用铁链连系,上铺木板。此后屡废屡修,至年将浮桥的木船改为钢丝水泥船,桥面铺钢丝水泥薄板。年兰江大桥建成,遂将浮桥拆除。年,兰溪又复建浮桥,设水泥船40艘,复现浮桥之景。到了年,考虑到兰溪航运复兴以及抗洪需要,浮桥被拆除。
江衍,清光绪《兰溪县志》载:“名江衍,字巨源,太平乡元潭人。历官山阴、鄞县主簿、淮南节度推官、太子中允、馆阁校勘、京西运使。”
在另一份资料《元潭江氏宗谱》中记载:“(三十九世)衍,字巨源,行一。嘉佑六年()辛丑魁两省王俊民榜甲科十一名。官至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监察御史兼秘阁、京西都运使。娶孙氏,封长安县君。合葬兜率寺前西门。公舍浮桥五十四节,捐入田五百四十亩,立桥庵,香溪范鍔为记。又舍田三百五十亩地九亩入兜率寺。”
这两段文字综合起来,翻译成白话,也就是说:江衍是今天的游埠镇周门行*村江家村人。他从山阴、鄞县两地的主簿(相当于县府办主任)开始干起,一步步干到了都转运使。
都转运使是什么概念?北宋时,把全国分成二十三路,路就差不多是今天的省,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监的一级监察区。然后,在诸路上置转运使,如五品以上官充任,则为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监察各州官吏。
也就是说,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一座桥梁凝聚了数代人心血
那么,为什么说江衍建造了赤溪桥呢?明代成化年间的兵部员外郎张弼的《重建赤溪桥记》,还原了当时的建造情况和桥梁的面貌。
张弼在此记中详述了江氏几代人独资建造赤溪桥的情况:“距邑署二十里许,有桥赤溪桥也。溪因土色而名,桥因溪而名也。南通衢闽,北接严杭,邑之孔道也。旧有桥,宋京西都运使江公衍始石。”
在《重建赤溪桥记》中,张弼写道,江衍家在元潭,去桥西十里。为了民众及自己往来方便,他一人承担建造费用。此桥三环,也就是三拱。桥上覆以亭,实际是一种后人称的廊桥。可歇脚,避风雨,遮荫乘凉。由于岁月的更替,风雨的侵蚀,逐渐败坏,“亭毁,环亦渐折”。
到了景泰丙子年(年),天下暴雨,洪水泛滥,桥终于轰然倒塌。江衍的十二世孙江长字文英者在重建时不幸离世。其子怀德、怀仁、怀恭继承父亲遗志,将桥重建。
“怀德”是谁?就是《光绪兰溪县志》提到的江永贵,怀德是他的字。他生于明永乐年间年。
亲兄弟三人齐心协力,就地取材,在赤溪山附近开采一些不易风化腐泐的红石,伐砍粗壮的木材,聘请一些技术相当过硬的石匠和木匠,基本按先祖江衍当年建造的样貌。
但是,为了船只行驶方便和牢固,后人将三环(三拱)改为二环。廊亭四周原用木头为柱,建造得太高大,容易毁坏。所以,将桥上亭柱改为石栏,二十四柱。
之后,江怀恭被当地推荐到国子监读书,带了长兄江永贵的嘱咐,和本县乡贡进士郭时颐一起到张弼的府上拜访他,将建造赤溪桥的情况详细向张弼禀告,请他为记,作为碑文。张弼在叙述了江氏几代建造赤溪桥后,发了一大段的感叹。
(史料和线索提供:何寿松)
(金华晚报记者/杨林聪)
?文章来自《金华晚报》年6月4日05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