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也叫浇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画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着久远的历史,它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糖画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糖画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兰溪糖画已入选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主要艺人有兰溪市兰江街道的章国清和游埠镇的韩晓明。
兰溪糖画界的“一老一少”
当你走在兰溪市区,或许经常会见到兰溪糖画界的“一老一少”。一个是古稀老人章国清、一个是戴眼镜的年轻小伙子韩晓明,他们常在热闹地段向路人展示糖画绝活。没准,你还曾买过,吃过他们制作的糖画。
章国清今年74岁,他是兰江街道应家村人,做浇糖画已有30多年了。
“30多年前,我拜兰溪糖画老艺人唐庆裕为师,师傅解放初期就会做糖画。”章国清说,他和师妹金素琴、张云仙至今还各自分布在兰溪城乡各地制作糖画,传承师傅传授的糖画老技艺。
其实,糖画在兰溪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时期,兰溪就有个唐氏糖画艺人,可惜解放初期已故,也无传人。上世纪50年代,外省糖画艺人来到兰溪,章国清的师傅唐庆裕就是跟他们学会制糖画技艺的,然后,唐师傅又相继传授给章国清等几个徒弟。
章国清从小就爱好书画,当初他跟师傅学做糖画时,是以十二生肖为基础,大的有龙、凤、孔雀,但那时制作的图样很呆板,没有立体感,动物动态不灵活。
20年前,章国清在金华市区人民广场制作糖画,偶遇一位来自四川成都的糖画老艺人,通过相互学习、交流,他学会了制作立体糖画,如活灵活现的乌龟爬毛竹、开屏的孔雀。这些糖画赏心悦目,人们买了之后都不忍立即吃掉。
章国清不仅用糖作画,而且还会用糖作诗。如今,他走街串巷,足迹遍布杭州、金华、衢州等地,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糖老爷”。
26岁的韩晓明是兰溪游埠人,他比章国清小48岁,与前辈相比,他算是糖画艺人里的后起之秀。
“许多人不理解,我年纪轻轻的,怎么做起糖画了。其实这出自我的爱好。”去年,韩晓明放弃自己的专业与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从事浇糖画这一传统老行当。
“以前做糖画,大多用来吃的,我现在想把糖画做成一种艺术品。”韩晓明告诉记者,传统的糖画大多是平面画,如今他学习做起了立体糖画。
今年的8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韩晓明受金华电视台之邀在金华鼓楼里创意园区内表演立体玫瑰糖画制作。韩晓明为了将玫瑰花瓣做得逼真有纹路,他一片一片地精心制作,耗费不少时间。当立体玫瑰糖画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引来了人们的啧啧称赞。
糖画是好看又好吃的艺术品
据《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介绍,浇糖以白糖为原料,全手工制作,其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熬糖、挂线(用勺浇注糖稀,其丝如线,行话叫“挂丝”)、造型等,一件作品一般几分钟就能完成。
糖画制作方法具体为:先把白砂糖放入小铁锅中煎熬,在高温下熔化成了粘稠的褐色糖稀,趁热舀在铁勺里,靠细细的一条糖稀线,用抖、提、顿、放、转等手法,运腕走勺,兜浇在涂了油的大理石板上,浇画出线条状的桃子、花篮、老鼠、鹿、龙等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和花卉图案。
倒糖犹如作画,糖稀一接触石板便会逐渐冷却凝固。此时要掌握好时机,用一根竹签粘在未完全凝固的糖画上,待糖画完全凝固后,可借用小铁铲连签带画一并取出。小孩尤其喜欢糖画,拿在手上,好看又好吃。
“熬糖时要注意把握好火候,糖不能熬得太老,颜色不能太深,金黄色正好,特别要注意卫生,工具要干净,竹签要用开水蒸过烫过,糖块要放食品盒里,制作前先将石板擦干净,刷点食用油,以免糖画变脆折断,做到既卫生,又美观。”章国清说。
章国清认为,浇糖如同用糖稀绘图,操作前一定要勤学苦练绘图基本功。“如果自己想画什么样的图样,在制作糖画前,首先必须先用笔在纸上学连笔画,不能脱节,不能重复,从哪笔开始到哪笔结束,要反复练习。画成了好看的图形,再用糖稀勺在大理石板上画,手势要越快越好。”
据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童曦*介绍,兰溪糖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老行当,具体推溯到什么年代,已无可考证。早在年开展非遗普查工作时,兰溪糖画就已列入到兰溪非遗信息资料中,但因当时没有具体单位和个人来申报这个项目,所以直到今年才申报为兰溪市级非遗项目。
“做糖画很辛苦,靠它获得收入也不多,兰溪从事糖画这个老行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童曦*说,做糖画往往要在人口集中的场所,以摆地摊的形式进行,这与现在的城市管理工作有一些冲突,所以年轻人对这个行当基本上没什么兴趣,保护传承工作难度较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