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环境的大幅提升,到兰溪水亭畲族乡民族村庄中去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为更好地把民族乡村、特色民族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在提升优化乡村环境的同时,注重发挥民族特色优势,挖掘畲乡文化,整合各项产业资源,全面推动民族乡村经济发展。
点面结合,乡村面貌有“美颜”
水亭依托生态环境基础和优势,始终坚持项目建设和长效管理“双轮驱动”,完成小城镇综合整治、美丽乡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将浓郁的畲族元素融入到房屋建筑、特色小品之中,进一步推进环境提升和文化挖掘。古色古香的石板老街、曲径通幽的畲乡文化公园、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无一不彰显了畲乡水亭古韵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如西姜村以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和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文保单位——西姜祠堂著称,吸引了国内各地的建筑方面专家前来考察、学习,正在进行的历史文化名村项目将导入餐饮、民宿、传统手工艺制作、爱国教育等多元化的综合商业业态,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水亭创建了西方坞、下方泉、上朱等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西方坞村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积极推进实施金印库区银杏林骑行基地、康养基地、露营基地等项目。同时,三月三畲乡风情艺术节、农耕文化节、水亭集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气商气,美丽环境、美丽产业正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全域联动,经济业态有“活水”
随着乡村基础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水亭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农业+文旅”功能区块作为发展定位和方向,加快推动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锦亭万亩文旦项目、万亩中药材种植项目等多个项目落户水亭,其中锦亭的“畲香柚风”项目成功获评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下步,水亭将致力于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有机结合,努力做好“双万一带”文章,“双万”即南部区域的万亩文旦种植项目和北部区域的万亩中药材种植项目,“一带”为中部区域风情示范带。南部区域要加快推进锦亭现代农旅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万亩文旦种植为基础),谋划推动石孔头库区慢生活休闲综合体建设;北部区域已经建成千亩银杏林基地、百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拟招引金印水库康养基地项目,打造兰溪西部健康医药和养生保健中心;中部区域将以水亭风情集镇为中心,连接南北“双万”项目,以西姜、下方泉、上朱为代表的景区村庄,串联西方坞、周邵汤等8个少数民族村落,打造与“双万”项目贯通,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兼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族经济产业区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畲乡水亭得到生动实践。
融合转型,传统农业有“特色”
作为传统的农业乡镇,依靠传统农业难以带动经济高速发展。走新型高效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农业产业融合转型升级是撬动经济发展新方向的关键一环。水亭一直着眼于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综合型的现代农业产业。生塘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兰溪市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水亭将之上升为水亭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的重大平台。目前项目一二三期均已实现整体出租,商业化运行。今年7月,由兰溪市穗农家庭农场承包的余亩早稻成熟,壮观的收割场面登上了央视新闻频道。锦亭项目落户水亭后,按照“三年成树、五年成林,十年成景”的路径,已推动柳塘章等9个村实现闲置土地连片流转余亩,种植果树苗木余株,建设配套道路2条,将项目核心区、民族村寨、休闲农庄连成一体。积极呼应畲乡药镇建设,发展树下蔬菜、药材套种余亩,发放用工工资近80万元,带动村集体发展相关产业近10个。通过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变荒为用,变单一化为多样性,使得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土地收益率提升,实现转型融合,有效激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农民,推动集体经济消薄,农民致富增收。
推陈出新,民族文化有“新韵”
畲族元素是水亭的特色金名片。在推进乡村环境提升的同时,水亭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和元素,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之融入到村庄建设、景观打造、展馆建设等可观可看的载体之中,更将之培植于校园教育、家庭传承之中。西方坞民俗馆建成于年,集聚了畲家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各方面资料,是展示畲族文化的重要窗口。畲乡风情园将畲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吃、住、宿、游等各环节,游客可以品畲家美食、体验畲族婚嫁等,在游玩中将畲族文化广泛传播,年被授予金华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圣山小学、水亭中心小学都开设了专门的畲语畲歌课程,畲医畲药、畲情畲俗等被搜集,得到很好的保护。如今,说畲语、唱畲歌、跳畲舞、吃畲饭已成为游客们必选的出游项目。舞断头龙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中得到创新发扬,畲族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韵味悠长。
(作者系中共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委书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