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老家味道兰溪风肉,与糖的美妙相遇
TUhjnbcbe - 2020/12/11 2:04:00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前面的话

糖醋排骨,糖醋里脊……中国美食谱中,当糖与肉相遇时,醋就会掺和其中。而兰溪的风肉,把醋放在一边,让肉与糖在舌尖巧妙的邂逅,一嚼忘千年。

大寒后,兰溪梅江镇转轮岩一带,迎来挂风肉的最好时节。我们随着传承人进村寻访这古老而又奇特的肉处理手法。

(图片说明:兰溪风肉的传承人陈道响。王寅锋摄)

陈道响,兰溪风肉的传承人。他在兰溪市区开了全市唯一一家“兰溪风肉”店。糖与肉,到底会幻化出怎样的味道?陈道响拿了一块肉,说要先煮一盘,让我们尝尝。

半小时后,肉出锅了。趁热切成块,金黄色的是皮,透明粉白的是肥肉,枣红色的是精肉。桌子上还摆着一碟白糖,夹上一块肉,两边都蘸上白糖,隔着糖,齿间挤压着肉汁,甜与咸在口齿间交融,肥而不腻,出奇的相配。

(图片说明:兰溪风肉,甜与咸在口齿间交融。王寅锋摄)

孕育:一场山风、阳光、时间的幻化

无论是地域上,还是历史上,都鲜少有这样的肉,不加盐,也不加酱油。年猪杀完后,挑上几块五花肉,就挂在了老房子的门梁下、窗台边,让山风、阳光和时间,共同打造一番美味。而兰溪,也只有在梅江镇,才能制出这样的风肉。

“梅江,尤其是梅江‘五社里’的几个村子,应和了风肉形成的天时地利。”陈道响是与梅江镇相邻的横溪镇新月村人。30多年前,梅江镇组建火腿厂,他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便一直在梅江生活。长年跟肉打交道,对于肉的做法,他如数家珍。

梅江镇,地处兰溪市与浦江县的交界处。梅江“五社里”,便是指梅江一处高峰——转轮岩脚下的五个村子,分别是下仇村、观岩陈村、唐店村、前倪村、分路头村。五个村庄被群山环绕,星罗棋布于同一个盆地当中。

“五社里”的东北端,有一条名叫观山后的山垄,它起源于义乌、经浦江后,直插入“五社里”当中。每年冬季,东北风呼啸着,欲席卷一切而去时,便遇到了“五社里”的守护神、海拔米的转轮岩。有了拦路虎,风柔和了,但仍连绵不绝。

“这就是转轮岩的妙处,把山风的‘百炼钢’化为了‘绕指柔’。柔绵但强劲的山风,配上冬日的太阳,加之时间的催化,原来无味的风肉,会有淡淡的咸味,就成了风味独特的兰溪风肉。”陈道响自己又夹了一块,吃得津津有味。

不知从何时起,聪明的梅江人便想到了这聪明的吃法,用糖裹肉,让甜与咸在舌尖中碰撞,品出一道鲜来。

老饕们说,与其他菜肴不一样,兰溪风肉五味的融合是在舌尖上完成的。

(图片说明:90岁老人倪帮英品尝风肉。王寅锋摄)

没落:一种空心、老去、自然的遗弃

“好吃吧!走,去看看做风肉最好的地方去。”50岁的陈道响说。

一路行车,从兰溪市区出发到梅江足有一个多小时。老陈几乎把他的人生梳理了一番,3岁丧母,13岁丧父。也就在那年,兰溪下了一场18天的大雪,他家的老房子也倒塌。他与哥、姐渡过了人生当中最灰暗的春节。

奋斗就从有肉吃开始,他加入了火腿厂。而后,自己单干。年,又办起了自己的食品公司,专门做风肉。“我不想这么有地方特色的名肴,就这么消失了。”老陈说着,把车子停到下仇村口,“这就是挂风肉最好的村庄。”

下仇就在转轮岩余脉的山脚下,百来户村庄,三四百人口。村口塘的上方,两棵大樟树已有七八百年了,村庄建在山脚一大块平地上。在村里转悠一大圈,我们都没有发现风肉的踪迹。

(图片说明:做风肉、吃风肉的习俗要保持下去。从左至右一次是倪帮英、倪品奇、陈道响。王寅锋摄)

周根仇和村里几个的老人,正提着火熜晒着太阳。“风肉呀?我们都老早不挂了,现在谁爱吃那东西。”71岁的老周说。几位老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天,最后说带我们到仇昌理家看看。

“他儿子在金华,往年常让老爸老妈挂点风肉,拿去送送人。可能他们家还有。”老周说着,提着火熜就走到了前头。下仇是个风水宝地,以前看烟叶,都比别人肥厚,挂风肉也也别人的好。但农耕社会的种种便利,进入新世纪后却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山脚下的小村落,交通不便,年轻人纷纷离家,村子里只剩下老人了。

村里水泥路也没有几段,在石子路间穿行,放养的鸭子悠然自得,古朴而富有生趣。“吱”的一声,老周推开一道虚掩的门,“真的有挂”。

老房子的屋梁下,挂着十几条鲜肉,“应该还挂上去没几天的,肉还鲜红着呢。”老周和老陈都这么说。这已经是这个村子最后的挂肉人家了。

不养年猪,鲜肉购置方便、年轻人离家,以及老人牙口不好,都成了下仇村不挂风肉的理由。“我就是看到这样的情景,才想着要注册公司、创立品牌做风肉的,我不能让这么好的一个民间肉处理方式消失了。”陈道响说。

保护:一份天然、健康、思乡的情怀

有人这样形容城乡关系,“农村人终于脱下布鞋,穿得起皮鞋了,城里人又开始穿布鞋了。”农村总在试图追赶着城市。

饮食习惯也如此。这款下仇村民不爱吃的风肉,却在杭州、上海市场俏销。而陈道响担心的是,这样的习俗消失后,兰溪风肉也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

他跟“五社里”的前倪村村支书倪方根保持着极好的私人关系。往年,也会从前倪村里收购些风肉,销往上海。因此,前倪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家,还保有挂风肉的习俗,每家挂上几斤,或自己吃,或送人,或出售。

(图片说明:陈道响开在“五社里”唐店村的风肉公司。王寅锋摄)

90岁的倪山几和老伴是村里的长寿老人。他们家坚持着多年的传统。老倪告诉我们,梅江何时挂风肉的,这已经是个不解之谜,有人说八百年,有人说千年。但是,只有梅江“五社里”的风肉是最好的,不放任何东西,依然不生虫,不发霉,“这里的风让温度和湿度都正好,不会太干咬不动,也不会太湿。”

陈道响的风肉公司就在办在“五社里”的唐店村,多年的摸索和标准化生产,让他已经拥有了一项关于风干肉制作的发明专利。“但如果风肉产地的人都不做风肉、不吃风肉了,我的产品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没有任何添加,纯天然风与阳光、时间的作用,把肉的油渍提纯、蒸发、点化,这都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标准;而独特的吃法,能够让每个外来人都为之惊叹、回味。

老家,等你回来

奔走在城市,牵挂着乡村

订阅: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家味道兰溪风肉,与糖的美妙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