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有民警8名、辅警22名,管辖兰溪市的上华街道和灵洞乡,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管辖36个村社,户籍人口9.53万。秉承“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的爱民宗旨,城南中队根据辖区情况及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实践创新,打造“知行合一”特色做法,实现队伍整体理论学习有收获,政治思想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保安全,清正廉洁创一流。
“一二三”为群众
“我原本都打算放弃了,没想到一天的时间就帮我破案了,非常感谢你们。”张老伯来到城南中队送上锦旗。
10月4日早上,张老伯停放在户外的脚踏三轮车被撞坏了,无法找到肇事方,于是报警。民警杨扬做好登记、拍摄现场照片,安慰老伯回家等消息,随后展开挨家挨户的走访。两个多小时后,杨扬在一户村民家找到了一只朝向三轮车的“探头”。又查看了5个小时的视频,终于找到肇事车辆。
这是城南中队推行的“一二三”工作法的一个缩影,即“群众找民警办事找人不过一;群众来中队办事不超过两趟;民警为群众解决问题三天内必有答复”。
“全智治”畅安行
家住兰溪市横山丰泰苑小区的叶先生在金华上班,平时上下班本应走迎宾大道,无奈这条路红绿灯多、堵车严重,叶先生只好绕道金兰中线,通勤路程被拉长。而最近,叶先生回到了迎宾大道上,原来是“绿波带”让他获得“一路绿灯”的顺畅体验。城南中队对这段路的交通流量进行多次统计测算、实地测试,针对迎宾大道大约9公里路段,10个信号路口,采取“绿波”控制调整,减少了各路口空放和等待时间。
“呼叫‘农交巡’,迎宾大道多辆重型货车涉嫌超载,请前往处置。”10月5日上午,中队数字勤务室在执勤中发现5辆重型货车涉嫌超载,且超限率均高达80%以上。民警依法对车辆超载部分货物进行卸载,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依托“科技天眼”精准治超的同时,城南交警还结合“路长制+”,将传统被动型、滞后型工作机制升级为“未发先控”的前瞻型、溯源型工作机制,实现警务工作重心前移。
“联动治”化矛盾
10月7日,灵洞乡洞源村的范某驾车不慎,车辆驶入包某家的鱼塘,车辆机油泄漏导致鱼苗大量死亡,双方在协商中发生口角。城南中队民警倪庚壬叫上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驻村辅警,对当事双方进行联合调解。两小时的耐心调解后,矛盾纠纷顺利化解。
城南中队创新多元调解模式,打造“小倪调解室”品牌,充分调动村干部、老党员、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大提高交通事故纠纷的调解成功率,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树形象展风貌
在交通安全宣传上,城南中队以“什么形式最有效,就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方法覆盖广,就采用什么方法”为原则,探索尝试、创新思路,指导建立以上华街道“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和灵洞乡“同心源帮帮团”等17支平安类组织队伍,在辖区村社路口开展交通劝导工作,确保交通违法不出村。
城南中队围绕“正警容、强素质、树形象、展风貌”活动,规范执法管理,不断转变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让群众从每一起事故处理、每一个执法动作中感受到公平公正。将“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工作理念切实贯彻到工作中,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体现柔性执法,做到态度平和、用语文明、以理服人。
通讯员
董剑浩
编辑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