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广播剧追光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听听
TUhjnbcbe - 2025/4/26 22:33:00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1/08/392959.shtml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张寅、摄影陈雪亮、摄像乔英明

转载请注明浙江之声

00:25

广播剧《追光者》主题研讨会1月13日下午在杭州举行。该剧分为上下两集,主要讲述了国网兰溪市供电公司职工胡芳多年来投身志愿者服务的感人故事。《追光者》由国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之声联合出品。

该剧取材于真实人物的“大爱”故事:“心韵”是兰城电力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位从事角膜劝捐工作二十多年的资深志愿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残疾青年杨光,并帮助他完成了捐献角膜的遗愿。此后,通过精准帮扶,又帮助杨光的母亲走出悲痛、改变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心韵带领工作室和兰城电力红船党员服务队等人员,通过建立公益“云”团队,先后与35个国家对接,帮助28个基金会,联系8个地方政府,筹集了超亿元的转运防疫物资,支援了包括日本、德国、瑞士等19个国家抗疫。其中,她们组织的一批抗疫物资在爆炸与战火中,穿越公里,漂洋过海,顺利抵达叙利亚,并通过一场“云手术”帮助当地度过难关。

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陈飞首先致辞。他说,《追光者》通过戏剧的手法,和生活中点滴细节的描写,用质朴的声音,生动表现了以胡芳为代表的电力职工的使命担当、敬业为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电力人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故事人物原型胡芳向主创团队表示感谢:“《追光者》在短短的时间内,用声音给大家讲述了长达12年有关光明和背后的故事,有叙述、有冲突、有感动,让人‘声’临其境,直入人心……感谢《追光者》编导团队的用心创作,让我们重回曾经,让更多人能够因为了解理解而参与——光明的延续!”

研讨会上

9位专家对《追光者》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坦

广播剧《追光者》是一部写志愿者事迹的感人至深、声情并茂的好剧。剧中的心韵,是志愿者的代表。心韵的义工活动,在新形势下突破了过去单纯依靠简单劳动的技术桎梏,极大地提高了组织义工队伍的效率和开展义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为人民服务”理念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一种新体现。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志愿服务工作处三级调研员李一邦

《追光者》是一部反映志愿服务工作的广播剧,故事很感人,主人公心韵是从事角膜捐赠的志愿者,是一名很有爱心的当代女士。整个剧本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调研员张歌

这个剧体现出主人翁的乐观、积极、阳光、博爱。她博爱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时代需要好作品,尤其是需要正能量的。《追光者》正是彰显出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所具有的正能量。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

《追光者》是“新主流广播剧”的创作,浙江之声在这方面做了示范性的探索。这部广播剧在声音的造型上做了一些很成功的探索,值得总结。还有一点就是这部剧运用了“生活化的叙事”,通过个人的、小我的一种视角,进行“家国一体”的叙事,这是主流的、成功的,而且被广泛传播的一个范式。

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仇琼

《追光者》主人公的性格是鲜明的,事迹非常感人。该剧最可贵的价值体现在:它让人“看”到一个最普通的基层的人,一个单位里面,这样的一个普通的人,只要自己愿意,心有爱心,乐于奉献,心中装着光明,把光明汇聚成一个光的海洋,有这样的一种追光的精神,她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不凡的事业,成为让人肃然起敬、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浙江省广播电视监测评议中心主任严慧颖

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职工,就是我们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你、我、他”。我觉得这个题材跟人物听起来就觉得非常亲近,而且平凡。这部剧听起来很有美感,它有魅力的声音,主创人员的声音都很有特色营造了一个个美丽的人物,非常流畅。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顾晓燕

该剧主人公这个人物不仅仅说是做了眼角膜劝捐的工作,她还做了扶贫的工作,她做了抗疫的工作。这些事的背后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魂”,这个“魂”的高度是我们的新时代。可以说,这个剧在用声音塑造人、讲述故事、传递精神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努力工作。

浙江传媒学院录音系主任王建林

《追光者》在选题上能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以描写一个基层电力职工这样的小人物,来映射了一个大背景,契合了时代的精神。通过结合当下抗击疫情的热点,将身边的典型的人物故事改编为广播剧的形式,我觉得这个也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引起广大听众的反响。

浙江广电集团国家一级导演顾俊杰

这部剧的文本寻找到了多个发力点和着眼点,而且它具有表情化,人文性和戏剧性的特质。此外,这部剧以可感的技术元素与适度的抒情笔法,包括大气的、优美的、不空泛的抒情笔法,来实现整体剧本的文学格局,来完成了文本和故事衔接,文本与人物衔接,文本与时代衔接的最终的契合。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主任董毓华对研讨专家表示感谢。他说,《追光者》主人公原型胡芳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多万的电网人里,她是唯一一个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获得了至高的荣誉:“广播剧是一个一个时代的记录,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个剧的质量是非常高的,听了它的声音,听了它的音乐、配音,非常精美,体现了一个国家级的高水平。胡芳是浙江人,是我们浙江人的一个缩影。她也得益于国家电网这么多年来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做社会责任表率的央企。所以,这样的文化下,就会产生这样的人。”

研讨会最后,浙江之声总监赵伟雯向与会嘉宾致感谢词:“非常感谢电力部门在创作的过程中,给了我们最大的创作空间,让我们能够大胆地去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在我们需要帮助支持的时候,给予了我们全力的支持。通过这部剧,把最美浙江人、最美电力人,这样一些形象推到社会,弘扬正能量,把热心公益电力人的形象推向社会,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追光者》的一大价值所在。”

广播剧《追光者》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感谢您的支持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播剧追光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