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财网
受疫情影响,市场上口罩等防护用品紧缺,一些过期、“三无”、假冒伪劣产品趁机流入市场,严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受疫情影响,市场上口罩等防护用品紧缺,一些过期、“三无”、假冒伪劣产品趁机流入市场,严重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2月11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十例“问题口罩”违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绍兴市上虞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章某等销售年医用口罩案
2月8日,绍兴市上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摸排,对上虞区崧厦街道某批发部进行检查,发现一批印有“十二层纱布医用口罩上虞市医药用品厂注册“黑珍珠”商标-”的医用口罩(以下简称“黑珍珠”口罩),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7位的电话号码引起执法人员的高度怀疑。经查,“上虞市医药用品厂”已于年予以吊销。执法人员对该批“黑珍珠”口罩上游供货商章某进行检查,发现该款“黑珍珠”口罩生产日期均为年。据查,章某在“上虞市医药用品厂”行将倒闭时购进一批“黑珍珠”口罩,此前一直无人问津而堆于仓库。近期因疫情影响,口罩紧缺,章某遂以2.5元-3.5元/只的价格销售“黑珍珠”口罩只,共计销售金额2万余元。目前,上虞区市场监管局对章某等4家涉案当事人进行立案查处。
案例二: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俞某慧重新包装销售过期口罩案
2月3日,宁波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获悉当事人俞某慧计划把个过期失效(生产日期为年和年,有效期两年)的库存脱脂纱布口罩更换新包装,并打印新的生产日期(年1月)情况后,立即组织查处,发现俞某慧已对个过期失效的脱脂纱布口罩更换了新包装并打印了新的日期。俞某慧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海曙区市场监管局予以立案查处。同时,对海曙某卫生材料厂以涉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便利条件一并立案查处。
案例三:兰溪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王某奶重新包装、销售过期15年口罩案
2月1日上午,兰溪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马涧镇巡查时发现,兰浦路一沿街店面门口及楼上有人正在从事拆包、烘干、换袋、封口等重新包装口罩的行为。经查,涉案当事人为王某奶,涉案口罩旧包装显示为浙江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注册商标为“舒达宁”(标注浙金药械(准)字第号)的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消毒级),生产日期为年5月16日,有效期至年4月。王某奶将上述过期15年的口罩重新包装进行销售。截至查获,当事人已更换新包装包(10袋/包),计数0袋(1只/袋);经执法人员清点,现场还有未更换包装的过期口罩5袋(1只/袋),查获的过期普通脱脂纱布口罩共计只。2月1日,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立即以涉嫌生产销售超过有效期的医疗器械案予以立案调查。
案例四: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查处余某等销售过期劣质口罩案
1月30日,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联合江南公安部门对一涉嫌销售劣质口罩的窝点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查获共有80余箱共计3万余只生产的过期伪劣口罩拟用于销售,口罩外包装无任何标签标识。据当事人余某交代,该批口罩系其从金东区某一劳保用品厂处采购,已经销售该劣质口罩40余万只,执法人员还查获在当事人另外一个仓库存有伪劣口罩40余万只。目前,该案涉案金额达余万元,该案因涉嫌犯罪,当事人余某、冯某已被公安采取强制措施,其他涉案3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网上通缉。
案例五:绍兴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杨某华、杨某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