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街道)名单公布,我市金东区和10个乡镇(街道)入选。我县的泉溪镇赫然在列。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示范乡镇(街道)
//
金东区塘雅镇
兰溪市水亭畲族乡
东阳市湖溪镇
东阳市城东街道
义乌市大陈镇
义乌市苏溪镇
永康市西溪镇
浦江县中余乡
武义县泉溪镇
金华开发区汤溪镇
那么,此次泉溪镇入选
省级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
奥秘何在?
农村文化礼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传承乡村优秀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农村广大群众寄托情感、培养情操、提升境界的精神家园。常言道,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泉溪镇文化礼堂建设路程坎坷,成果来之不易。
近年来,泉溪镇坚持将文化礼堂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弘扬文明乡风、强化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村级文化礼堂由小到大,以点到面实现迭代升级,不仅实现了文化礼堂建设的“全覆盖”,同时也将各具特色的形式内容注入其中,全方位、多举措实现文化礼堂“特色化”,全力筑起泉溪镇乡村文化“新地标”。
“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泉溪镇全力打好文化礼堂‘建管用育’组合拳,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堂一品’建设,完善文化礼堂标准化管理办法,将文明风尚、村级文化、自然生态、乡风民俗等要素与礼堂建设相互融合,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泉溪美丽乡村旅游路线中的‘重要窗口’。”
据泉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该镇率先在全县范围内推进村级文艺村长选任工作,通过面试选拔聘用23个村文艺村长,为村级文化礼堂建设筑牢了人才基础。
“文化礼堂”的躯壳只是表面,要想让它真正绽放“光芒”,就要改变“内在本质”,也就是村民们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泉溪镇积极将村级文化礼堂作为开展“浙风十礼”新风尚建设的“大舞台”,以最大程度发挥各村文化礼堂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文化礼堂打造成集文化传承、美学感受、社会主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一体的全新载体;同时依托村级社会组织培育和村级志愿八婺服务工作,让文化礼堂成为加快新老居民融合与共建共享、“你唱我随”的大舞台。
"
最早来武义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姑娘,如今我住在泉东村已经六年了。我喜欢武义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开放,也很感谢泉溪镇政府、泉东村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作为泉溪“蒲公英志愿队”中的一名成员,我将和新老居民朋友们一道,同心协力为泉东村做更多贡献。
"在泉东村文化礼堂上完方言课的新居民杨蓉告诉记者,村里有了文化礼堂,日子不再向以往那样枯燥。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也让邻里之间,特别是新老居民之间的心彼此靠得更近了。
变革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为进一步破解文化“共富密码”,武义“共富百花云”于今年6月上线,并先后在泉溪上湖村、麻田村等地开演。
“共富百花云”的最显著特点,在于进一步完善丰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线上线下结合,结合乡村节庆活动、非遗(展览、展演)、民俗活动、全民阅读活动等多种形式,穿插理论宣讲、全民阅读、清廉文化、社会文明等公益宣传内容,补齐了泉溪供需不平衡、基层乡土人才文艺创作水平不高、节目质量不高等短板,通过数字赋能,对泉溪文化礼堂从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供给、业务流程重塑三方面进行了改革,切实解决了公共文化活动群众想要的送不了,送的群众不想要的问题,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当前,泉溪镇积极联合党员队伍、团组织、妇联、社工站等社团,合力做好“数智文明创建”“志愿八婺”“礼堂家”“共富百花云”等省市应用场景维护和推广。其中的“礼堂家”系统镇村两级上传活动已场,影响因子共计抓取44条,累计数据均列全县各乡镇首位。
群众腰包鼓鼓,精神容颜焕发。几年间,文化礼堂如星星之火,照亮泉溪大地。如今,文化礼堂已不仅仅是点缀泉溪乡村的风景,而更成为了泉溪群众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它犹如一支画笔,勾勒出乡村精神共富美好蓝图,让千年古镇焕发生机,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