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国式青春
青春的年纪一般指的是13、14岁到17、18岁。这个时期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塑造的最好时机,这个年龄段也决定了很多人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中国式的青春,无非都是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理想,关于遗憾。关于爱情。之所以将爱情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绝大部分的青春影视作品都将爱情作为第一主题。《昨日青空》也不例外。“两男一女”是青春肥皂剧中的标配,《昨日青空》同样也采用了这一配置。这样的套路让很多人觉得俗套,但是在俗套的同时,它又让人觉得无比现实。《昨日青空》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了高考前期,这不免让人想起了《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春派》以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影视作品。而故事的三位主人公屠小意、姚哲恬、齐景轩分别代表了不同人十六七岁时候的样子。①屠小意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不在身边,和爷爷一起居住,成绩垫底,但却喜欢画画。作为故事的主角,屠小意没有男二号的身高和帅气,性格也比较怯懦。但主角这样的人设才是大部分人在青春时代的样子,虽然普通,虽然平凡,但却有着喜欢的对象。而屠小意的喜欢的人便是同班的姚哲恬。②姚哲恬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对姚哲恬要求极其严格。对于父母的要求倍感压力。喜欢男二号齐景轩。姚哲恬的设定则是暗喻那些生活中循规蹈矩的学生。③齐景轩是《昨日青空》的男二号,长相帅气。父母离异,父亲是教育局局长。齐景轩性格乖张,沉默寡言。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的学生。其实看到这三个主人公的设定,大部分人都已经想到了“三角恋”这样的狗血剧情:他爱她,她爱他,而他却不在意。虽然狗血,但的的确确是现实校园爱情中经常发生的故事。中国式青春中的爱情,总是不够勇敢。屠小意喜欢姚哲恬,却不敢向她告白,直到毕业,他也没有说出告白的话。可能是出于自卑,也可能是出于高考在即特殊的环境,青春时期的爱情,很执着,却也很容易放弃。关于友情。如果把屠小意、齐景轩以及姚哲恬的关系看作不明不白的爱情的话,那么花生则填补了《昨日青空》中关于友情元素的空白。不管是谁,在青春时代都会有那么一群“狐朋狗友”,他们或许在常人看来资质平平,甚至还有些不务正业,但是他们带给你的是课堂上不曾有过的欢乐。在齐景轩离开学校的前夜,偶遇在游戏厅中被人欺负的花生,三个人为了花生可以和社会闲散人员打架,这便是友情在《昨日青空》中的体现。谁的青春没有过热血?对于男孩子来说,这样的桥段多多少少都会在青春时代经历过,或者遇见过。说来也怪,和爱情的懦弱相比,青春时期的友情,会让人异常“勇敢”。一起逃课、一起上网吧、一起去游戏机厅,甚至一起打架。而面对爱情,却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因为友情可以天长地久,而爱情不一定会吧。关于理想。理想是青春题材中最具话题性的元素。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有些人说着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其实是想成为你喜欢的样子。青春的理想总是矛盾的,在以学业为重的大环境下,主角屠小意却想着成为一位漫画家。最终,他主动放弃了高考,去深圳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其实对于屠小意来说,内心也是无比矛盾的。如果没有姚哲恬的鼓励,或许屠小意不会那么坚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想,摇滚也好,文字也好,企业也好,但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理想真的只是理想,迷茫,彷徨,和对未来的恐惧。仿佛只有高考才能让自己心安。谁的青春不迷茫?而迷茫往往都和理想挂钩。关于遗憾。“没有遗憾的青春是不完美的。”过来人总会这么说。“那时候,我们十六七岁,时间很慢,夏天很长,年少的我们,以为只要说过了永远,就一定能够永远。”《昨日青空》中屠小意的旁白如此说到。屠小意的青春仿佛充满了遗憾,没有经历高考是一种遗憾,不敢对喜欢的人告白,也是一种遗憾,离别前没有说一声“再见”,也是遗憾。仿佛青春就得过得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就有遗憾。“如果当时我们说了再见,后来是不是就可以再见。”即便是时过境迁,多年以后,青春时代的遗憾依然会常常想起。中国式的青春,很复杂。它有着怯懦的爱情,勇敢的友情,矛盾的理想,以及数不清的遗憾。02中国式教育
《昨日青空》除了对中国式的青春有着深刻的表现之外,也反映出了中国式的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思想即便是放在当下也十分盛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中国式的教育到最终都会演变成为“为了读书而读书”。《昨日青空》中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说是对中国式教育最好的诠释。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考。我们一方面感谢中国的应试教育,一方面又义正言辞的批判它。中国式的教育不好吗?很好,起码它是相对公平的。它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式的教育好吗?不好,它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个性,让一部分人的才能被掩盖,被湮没。在《昨日青空》中,大部分人都在为了能够上大学而努力,唯有主人公三个人,各有各的想法。他们的想法一定程度上都和高考造成了冲突。现实生活中,和主人公们相似的人,比比皆是。如何让中国式的教育在力求公平的前提下,又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是当下教育者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03中国式家长
《昨日青空》中,三个主人公的家庭环境也和现实生活中十分贴近。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对于主角屠小意来说,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和爷爷一起生活的他,其实是三个主人公中最自由的。这得益于屠小意的家长并没有对屠小意干涉太多。所以,屠小意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包括放弃高考。而结局,事实证明了屠小意的选择并没有错,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品畅销的漫画家。他实现了他的梦想。当然,这并不是说放任不管就是最好的。屠小意的成功带着一定的偶然性。年,中国的漫画行业并没有那么发达,他算是较早入行的那一批漫画家。他的成功除了靠努力,还有运气。规划一切型的家长。姚哲恬的家长对于自己女儿的要求可以说是当下绝大部分家长的缩影。他们利用自己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给孩子规划好了一切,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学习、舞蹈一个都不能落下。而姚哲恬本人对此相当困惑的,她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或许她和屠小意一样喜欢画画?但她却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父母给自己规划的路,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长的规划下度过自己的少年时期,虽然他们未来的发展可能要优于其他孩子,但是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同龄孩子的快乐。04写在最后
《昨日青空》在豆瓣的评分只有6.2分,这在国漫电影作品中并不高,只是刚刚好达到了及格线。但是在作者看来,作为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动漫大电影,《昨日青空》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了爱情的维度,它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中国式的青春,中国式的家长,中国式的教育,甚至融入了一些中国式的关系。这些都是国内最平凡,最真实的存在。能够将如此多的现实元素,通过动漫的形式,通过爱情的主题表现出来十分难得,而这也是这部作品最为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