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贯休一首献钱尚父彰显了其高超文采,属
TUhjnbcbe - 2025/2/28 18:21:00

大唐王朝诗歌文化繁荣,上至达官显贵,乃至当朝皇帝,几乎人人喜诗爱诗,而文人墨客一般都能吟诗作诗。除了士人学子之外,也有一些僧人能作诗,这些会作诗的僧人,被称为诗僧。

据资料记载,大唐王朝有名有姓有作品传世的诗僧多达一百一十多人,其中以王梵志、皎然、寒山、灵澈、齐己、贯休等人为佼佼者,还有一位出家又还俗的“诗僧”贾岛。

大家都知道,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明的朝代,风气十分开放,所以,大唐王朝这些诗僧多性情潇洒,甚至是豪放不羁。比如晚唐五代时期的贯休,就是一位颇为传奇的诗僧。

贯休是唐末五代时的诗僧,俗家名姜德隐,今浙江省兰溪市人,七岁就出家为僧。据传,他过目不忘,日诵百经,诗书画三绝。尤其是画技冠绝一时,既是诗僧,又被称为画僧。他性情豪爽,喜好交游。《唐才子传》评价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

钱尚父便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镠,据传贯休为避黄巢之祸,云游吴越杭州一带。吴越王钱镠听闻后,当即设宴盛情款待。听闻吴越王钱镠即将出征讨伐叛乱,贯休当即于酒宴上献诗一首《献钱尚父》。诗作原文如下: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这首诗的大意是:

富贵逼人而来,身居高位,手握大权,肯定就会不太自由。

正是奋发有为的时候,简直是势不可当。

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剑,横扫吴越地区十四州。

战鼓和号角声冲入天际,使得天上的瑞气都变得寒冷。

士兵气势如虹,震天动地,像风浪席卷而来,散发出令海天生寒的气势。

掌握这东南之地,作祥瑞天象的支柱。身处高位,谁还羡慕旧时的万户侯呢。

诗僧贯休这首《献钱尚父》是一首干谒七言律诗。

整首诗本意是颂扬钱镠立足东南吴越的功业成就。首先,赞其奋发向上,富贵自来。其次,写酒宴盛况,衬托钱镠威望,并预祝其出征大捷,安定吴越十四州。再次,描绘吴越军容气概能使天地变色的情景。最后,总结性评价,述说吴越王钱镠执掌东南之地如天地支柱一般,谁还羡慕旧时的万户侯呢?

全诗夹叙夹议,形容夸张,诗风华丽,大气磅礴,极尽赞美,溢于言表,豪壮爽朗,出手不凡,富含哲理,蕴藉深邃,突出特点是把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认知,全部融入诗中,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与众不同,虽然皆是赞美之词,极尽赞美之能事,且思想性不甚深刻,但仍彰显了贯休的高超文采,属于干谒诗中少有的佳作。

诗中颔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极为猛锐,锋芒毕露,堪称千古名句。可笑的是吴越王钱镠居然嫌弃十四州太少,要求贯休改为四十州。

贯休宁死不从,说道:“州难添,诗亦难改”!并随口吟诗一首:“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吟罢,飘然入蜀,从此杳无音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贯休一首献钱尚父彰显了其高超文采,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