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层层推荐、评议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发布3月“金华好人榜”名单,全市共有13人上榜。
和小布一起来看看
他们的暖心事迹↓↓
陈天大:帮助别人没有理由
陈天大,年6月出生,东阳市马宅镇宅溪村村民。“不忘童年,牢记乡亲”是陈天大的自我要求。资助山区儿童、救助困难家庭、助力村庄修建道路、捐资学校教育……年逾古稀的陈天大坚持多年做善事,近年来获得战“疫”捐款爱心个人、战“疫”群英优秀个人、教育助学捐资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说:
“只要我还有余力,便会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叶群仙: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叶群仙,年12月出生,武义县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职工。自从年被选派下乡担任“两富”指导员,她就一直在工作之余做公益。修缮房屋、爱心义卖、为养老照料中心筹集生活日用品、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叶群仙说,自己的父母很有爱心,她遇到有困难的人也总想拉一把。
她说:
“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卢森军:为困难学子“点亮书房”
卢森军,年5月出生,金华市明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年,他发起“点亮书房照亮童年”爱心公益活动,近四年来,为近名困难学子圆了“书房梦”。卢森军还热心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获评“金华市十大杰出青年”“全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说:
“再偏远的地方我们都会去,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范建华:两入火场勇救七旬老人
范建华,年12月出生,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香溪中队中队长。“赴汤蹈火勇救生命”,这是范建华去年火场勇救老人后收到的锦旗。年12月28日上午,范建华和队员正在巡查,突然发现有木结构房子着火。范建华不顾危险两次冲进满是浓烟的屋内,终于救出被困老人。两人出来1分钟左右,房屋就塌了。
他说:
“我想救人要紧,就冲了进去。”
刘国伟:在家门口见义勇为
刘国伟,年4月出生,金东区澧浦镇里郑村村民。去年12月24日,里郑村87岁老人郑绍义突然高血压犯病,栽进了村里的池塘。刘国伟看到后当即跳进池塘施救,低温中施救陷入困难,他一边拼尽全力托住郑绍义,一边大声呼救,终于成功脱险。
他说:
“乡里乡亲,这种情况谁看到都会去救。”
刘中南:寒冬凌晨救起落水老人
刘中南,年4月出生,义乌市跨越速运廿三里网点货车司机。去年12月29日凌晨,廿三里麻车塘公园里一名老人落水。当时刘中南正在附近吃夜宵,听到呼救后,他边脱衣服边冲向池塘救人。在热心群众配合下,落水者被救上岸。刘中南确定其仍有呼吸和心跳后,才跑回住处换下湿冷衣服。
他说:
“就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我会游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落水者失去生命。”
张栽地:六旬老人勇救七旬老人
张栽地,年2月出生,浦江壶江中学退休教师。2月4日上午,为救落水的71岁同村老人,66岁的张栽地一头扎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拼劲全力把人救上岸。因为用力过猛,导致腰部肌肉扭伤,耳朵也发炎了。
他说: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人救上去。”
陈亮:拾金不昧彰显军人本色
陈亮,年5月出生,浙江长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城西城乡客运分公司驾驶员。陈亮是一名退役军人,驾驶公交车已有10年,多次捡到大额现金,都完璧归赵。去年11月15日,在他帮助下,乘客卢女士仅用半小时就找回了1万多元现金。
他说:
“退伍不褪色,拾金不昧、诚信做人、安全驾驶,是我必须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邵宏岗:信守捐赠承诺大爱助力防疫
邵宏岗,年12月出生,浙江伊凡梦珊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企业总经理,他以大爱之心回报社会,在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宁愿借贷也坚决不售卖一件隔离服,如约将12万套隔离服送到基层一线防疫人员手中。
他说:
“既然已经承诺捐赠,再贵也不能卖。”
吴根升:让花卉映红致富路
吴根升,年9月出生,婺城区罗店镇西吴联村党总支书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是吴根升一直孜孜以求的事业。上世纪80年代起,吴根升和村民办起坩埚加工厂,掘到第一桶金。如今,村里的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已发展为金华最大的花卉市场,并实现“一村带动多村富”。
他说:
“要让花卉把致富路映得更红。”
李月凤:
扎根山区学校近37年的“李妈妈”
李月凤,年1月出生,武义县新宅镇中心小学教师。李月凤从事教育工作近37年,她所在的新宅镇是武义县海拔最高、留守儿童比例最大的乡镇,新宅镇中心小学也是县里寄宿学生最多的一所山区小学。在这里,李月凤既当老师,又当妈妈,她任劳任怨,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了山区。
她说: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一个从山区出去的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姚元珍:背着妻子去扫地
姚元珍,男,年8月出生,义乌市环境集团城西清洁服务分公司清扫工。年9月,姚元珍妻子郭克芳不幸遭遇车祸,逐渐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防止妻子一个人在家发生意外,6年多来,只要天气允许,姚元珍都会背着妻子去上班。
他说:
“我到哪都要带着她,给不了大富大贵,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
吴珍芳:做丈夫“拐杖”撑起四口之家
吴珍芳,年12月5日出生,磐安县窈川乡岭溪村村民。年,吴珍芳的婆婆和丈夫先后因突发脑梗和脑溢血住院,为了治疗吴珍芳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丈夫生病后生活无法自理,吴珍芳挑起全家重担。丈夫比自己高出半个头,吴珍芳总说,“我这身高,当他的‘拐杖’最合适了”。
她说:
“虽然辛苦,但我会坚持,把生活过下去。”
原标题:《3月“金华好人榜”揭晓!一起来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