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勇:改变“权力造富”是一场转型硬仗
2013年5月11日,在出席《吴敬琏文集》首发式暨中国改革座谈会时,83岁的吴敬琏谈到: 中国改革还走在半路上 、 许多旧体制、旧思想和旧路线残余仍将继续成为改革的阻碍 。这位中国改革的全程参与者和推动者提醒国人:改革仍在过大关。何谓大关?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大考验。过得了这个关口,中国就将走出 历史三峡 ,涅槃重生;过不了,追求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新民新国之梦,就可能还会遭遇重大挫折。邓小平曾说: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这种 结果主义 的标准,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分析。诉诸常理常情,对正当致富的人,有人即便眼红,也大致可以接受,甚而奋起直追。市场经济的妙处,恰在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使穷孩子也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超越富者。合法创业,如马云通过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而成为富人,恰是繁荣经济、减少贫富差距的枢机所在,是明明白白的先富带动后富。对最弱势者,尽可通过税收法定的二次分配与社会慈善加以救济。如吴敬琏所说,当前真正的危险在于 利用权力来聚集财富的力量比起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都要强得多 。 权力造富 恰恰是反市场经济的,是造成两极分化的核心机制。甚至,连二次分配和 社会慈善 ,也可能被滥权者扭曲为聚集财富的 白手套 。市场改革所要过的大关,一是保护人民的土地等财产权利,清理一切所有制歧视,让人民通过市场自由创富;一是消除利用权力聚集财富的各种门道:包括操纵股市的各种内幕交易;将公共资产 化公为私 的资产大挪移;对土地的强取豪夺;通过各种市*工程将财税转移到私人腰包等等。当然,决不是说权力一无是处。回顾1978年以来,让各级权力正常工作,恰是改革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核心成果,是领导人正常退休与权力可预期的交接班制度。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在土地、户籍、所有制等方面给人民松绑,减少国人自由自发地追求物质和精神幸福的各种人为阻碍。其核心成果,是人权入宪与财产权逐步完整并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正是在权力正常化和权利正常化这两个大格局下,中国才有今天的成就,也正是这两个正常化还没有彻底做到,才造成了今天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改革所要过的大关,就是继续完成这两个正常化。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权力与权利的正常化可谓相辅相成。但改革不可能永远处于蜜月期,在权力与权利分别归位的过程中,两者逐渐产生摩擦。自双轨制起,权力与市场之间的结合,已经呈现巨大诱惑力。一个批条,一个指标, 利用权力来聚集财富的力量 显露无遗。从国家统制到市场经济,一些不受控制的权力,逐渐由昔日的 润滑剂 ,演化为通过各种设租机制来主动造富的 印钞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3年复旦大学等高校有2名博士、119名硕士报考上海城管就不奇怪了。2012年3000本硕争当哈尔滨市清洁工,也就可以理解了。在 权力造富 的强大引力下,对一些毕业生,编制梦,才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就业梦。当然,从清洁工做起还是苦了点,能从副镇长副县长做起更好。最近一则 儿子接班老子,27岁当上副县长 的新闻,盖过湖南耒阳市原市长的80后女儿 接班 任职该市副市长的新闻,成为 官二代 的新鲜案例。以 权力聚集权力 ,老子英雄儿好汉,是比以 权力聚集财富 更原本的创富 永动机 。对那部分滥权者而言,这当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是从*府与市场双重取利的最佳点,因此也是停止改革的最佳点。正在发展壮大的社会自然不会答应。让人警醒的是,这种新权力阶层的产生,从根上伤害了基本的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对凝聚民心,对改革能否闯过大关,对国家*治伦理,会带来重大危害。中国大转型不能就此止步,改变 权力造富 ,是已经火烧眉毛的一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