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兰溪市防疫心理援助专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天早上,电话一响起,防疫心理援助志愿者洪旭霞就开启了一天的工作。电话另一头,一个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向她诉说着面对疫情时的焦虑、无助等情绪。
洪旭霞是兰溪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疫情期间,她成为了一名防疫心理援助志愿者。
“我一个人在这里集中隔离,没有工资,却有贷款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很无助。”电话那头是一位外地青年,原本内向孤僻的他,在集中隔离了一个星期后,心情变得愈加烦躁。他告诉洪旭霞,在隔离期间,自己很容易生气发火,之前差点控制不住跟工作人员打起来,很担心自己的情绪会越来越糟糕,造成不良后果。
“先生,这样的状况,确实会让人很难受,但在这么困难的时候,您还能打电话求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行为。您可以深呼吸,放轻松,慢慢说,我一直都在。”洪旭霞一边认真倾听,一边详细做着记录,适时地给予共情、理解和支持,有效缓解对方情绪,并一步步引导他走出焦虑。
当了解到来电者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看着女儿照片可以暂时忘记烦恼时,洪旭霞肯定了他的方法,鼓励其多与家人、朋友联系,每天视频看看女儿,引导他想象孩子未来的样子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电话中,洪旭霞还传授对方一些情绪稳定技巧,如腹式呼吸放松法、微笑法等,帮助其减少负面情绪。通过30多分钟的沟通,对方表示心情平静了很多,并愿意尝试情绪调节的方法。
一场疫情,许多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突如其来的“封闭生活”让人们难免出现紧张、焦虑、压抑、恐惧的情绪反应,“心理防疫”成为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4月初,兰溪正式开通防疫心理援助专线,19位心理健康专家24小时轮值在线,为因疫情产生负面情绪的求助者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守护市民的心理健康。
此外,在集中隔离点和疫情防控“三区”前线指挥部,兰溪也安排了资深心理专家驻守,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