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做好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若干思考vbhf5vnp
TUhjnbcbe - 2020/6/11 12:05:00

做好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若干思考


作者:王晓方


    文章来源:《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5年2期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一、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定位问题


        定位不准,会使很多做的工作产生反向结果,或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这里面要把握三个互动的发展趋势,来找准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新的定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自身的发展,把握农业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必须拓宽视野,如果还站在传统农业、狭义农业的角度,就有可能偏离其应有的实际需要。


        1.把握好农业和工业发展互动的趋势。现代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工农业边际的日趋模糊,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生产系统成本的降低以及综合竞争力的增强,都促进了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后续加工工业的紧密衔接。在考虑农业问题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到工业生产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它能给农业提供的帮助。单就农业谈农业,单就农业科技谈农业科技,可能会丢掉或忽视来自工业方面所提供的需求动力和可能提供的技术支持。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判断,即: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原来农业发展目的是如何满足城里人的需要,现在提出工业要反哺农业,即农业要对工业提出要求。农业需要工业提供什么?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机械化问题,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方面。要改变农业科技资源薄弱现状,将产后以及流通领域纳入农业和农村科技的范畴。从产业全程上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分配和力量的纵深配置,特别要重视在工业农业的交叉点上率先取得突破。流通领域科技力量非常薄弱,但是潜力很大。如果把农产品加工以及后续发展的流通和销售方面与农业割裂开来,其实是在弱化农业的整体实力和整体的竞争力。


        2.把握好乡村和城镇的互动发展的趋势。中国在今后的15年中,人口将呈现全世界最大的、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转移,蕴涵和提供了很多机会,包括为农业科技所提供的机会。城镇将逐步建成为农业产业的集聚中心,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和生产与生活资料的流通中心。城镇的中心位置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明确。城郊农业、设施农业和都市农业等将会有大的发展,这就产生对科技成果、技术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需求。生产力要素组合最活跃的地方,也是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农业科技要切入进去,从中把握应该找到的机会。科技必须把促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社区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农村进行总体部署,在城乡交叉的环节上取得一些突破。


        3.要把握国际国内互动发展的趋势。互动就是要把握国际农业发展可能对中国农业发展提供的有利影响的一面,该引进的要引进,并注意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农业科技工作者也要认真研究国外农产品的需求特点,才能为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品质与质量提供科技支撑。在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方面,要做到为我所用。引进是手段,在引进的基础上提升我国自主科技创新水平才是真正的目的。根据以上基本分析,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定位上要有新突破。一是突破主要赋予农业的传统定位,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来进行系统部署。现代农业发展主体是农民,没有很好发挥农民积极性并保障其应该得到的利益,很多农业科技工作就无法向前推进;二是要突破主要赋予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中环节的原有定位,面向产前、产中,以产后为重点进行系统部署。现代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是产后和农产品的流通;三是突破主要赋予农业、农村的原有定位,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重点来进行系统部署。从农业角度来说,特别要抓住食品安全、农村环境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等重大问题。四是突破主要赋予农业领域的技术研究取向,面向整个大科技的范畴,通过协作和配合,努力寻求来自于其它领域的技术支持和技术突破。


        二、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整体部署


        要服务一个目标,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注三个安全,一是粮食安全,二是食物(食品)安全,三是生态安全。同步提升三个能力,一是保证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巩固的基础上逐步稳步提升;二是保持农业可持续支撑能力;三是支撑前两个能力的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1.要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重要战略目标。农业科技工作重点要在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多为农民做实事,在科研目标的制订与选择中,要优先选择那些物化程度比较高的、可以物化的技术,能够把智力劳动浓缩和归结到一个产品,农民用起来就比较方便,尤其是有利于形成战略产业的高技术创新,要增加成果的储备和科技的竞争实力,为服务农民打好基础。


        2.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从总体上把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这个中心,抓住保证食品安全,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环节,强化食品安全的科技导向,调整技术结构和科技重点,带动农业和关联产业的合理调整和健康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工作重心要后移,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重点来加快食品科技发展速度。要关注目前已经定型的消费趋向和鲜活消费,以及基地生产、专业配送、连锁经营,只有这种现代的消费流通体系形成之后,食品安全才能保证。要努力加快流通配送环节的科研工作,解决一些现实的技术问题,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物流产业的快速成长,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要通过第三产业来解决,但恰恰在这些方面科技工作比较薄弱。


        3.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科技的紧迫任务,摆在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样重要的地位。从目前需要和发展形势出发,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必须承担双重责任,既要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动力,同时又要为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技保障。在科研方面应有配套的重大*策的调整,把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与强化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划和计划。把发展生态恢复、保护和环境无害化技术切实摆在重要位置,并且予以优先支持。导入绿色GDP观念,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嵌入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农业也要引入清洁生产概念。


    三、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建设今后要进行几个重大的调整:一是要调整以常规技术为主的研发机构,以增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为核心,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整个农业研发体系的内容中加入现代的要素,没有现代要素,没有高新技术要素研究就没有提升。因此研发的重点要抓住新的高新技术要素对传统技术以及整个技术结构升级可能带来的重要影响。二是逐步调整现有的按行*体系坐标系构成的研发体系,以强化农业区域综合能力竞争性为核心,按农业生态区和优势农业区建立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与能力体系。三是调整产中研究力量过于集中的格局,强化产后加工与流通科技能力,以增加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增强优势产业研发能力为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开发体系。特别要在有些领域里发挥企业的作用。让其成为结构调整、技术体系建立的有机组成部分。


        1.加强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的培育,在出新品种上下大功夫。目前整个品种育种体系和结构还要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和余地。突破资源瓶颈,满足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要求。品种要打头阵,要挖掘生物基因资源的潜力,随着基因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基因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将来农业国家的农业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拥有或掌握的生物资源多少。如果在基因定位操作等生物技术方面有突破的话,它可能是一种潜在财富。现在我国这方面技术不断完善,将来这批资源在相当程度上会增强或提高我国的竞争力。种子资源十分重要,丢失种子资源就是丢失竞争力。丧失对种子资源的开发力,就是丧失了农业科技的竞争力和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一定要向品种要潜力,包括畜禽的品种。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转基因棉花每年为农民节省了50亿元。转基因技术要坚决不移地向前发展,在把握好评价标准同时,切实加强研究力度。


        在品种研究方面,生物技术在现代育种技术中的应用要重点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掘和创新,动植物超级、优质、高产型新品种的培育,建立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动植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更新和换代速度,确保粮食安全和动植物产品的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是品种培育,加快研究进度,加快品种的产出能力。


        2.加强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促进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重点要加强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现代养殖技术的研究、畜禽水产品质量监测技术以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技术的研究,同时重视海洋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农业最大的蛋白质资源在海洋,耕海牧鱼、开发蓝色国土是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远洋捕捞能力的加强非常重要。另外要加强畜禽水产重大疫病的流行传播和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建立快速的畜禽疫病预警系统,包括诊断试剂、疫苗的研究。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兽医类研究所做出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禽流感病毒疫苗研究等方面有很强的实力。通过改进这些疫苗可以在人的相关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把人畜共患疾病防治技术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400多种畜禽水产传染病中有近150种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关键技术的研究,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这方面最为薄弱,当然潜力也最大。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和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开展配送和产后加工技术的研究。


        4.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的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重点加强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多组分系统监测和分析、养分精确管理和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有效提高化学、农药和除草剂等农用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和降低污染。加强高效缓释控释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研究,推动农产品无害化和安全生产。将来的畜禽养殖业必须发展规模化养殖。要发展生物肥料,集中化养殖可以集中收集粪便,通过烘干处理等治理环节,粪便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成为农民使用方便、没有味道、成本不高的生物肥料,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农村环境,这方面潜力也很大。


        5.增强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设施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目前很多的农业机械,只是在收获方面应用很多,应加强在农业节水、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等方面应用。因此,将来应该多考虑农业机具功能的问题。从机械设施方面解决很多技术不能实际应用的问题。以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低能耗为突破口,重点加强农机和装备成套技术的研究。在中长期规划中,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温室以及相应的技术设备也非常重要。


        6.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加强农林生态环境建设,以防灾减灾,增强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重点要加强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能力恢复的技术,农业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包括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以及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火灾虫灾,外来生物入侵等预报和防治技术研究工作。


        8.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农业就是要把农业研究从原来的定性模拟转向定量优化,这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包括品种培育和田间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信息系统建设,要有利于优化生产资料、技术等各个要素之间的配置,提高农业投入效率和效益。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科技工作的若干思考vbhf5v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