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兰轩评兰溪发布收录于合集#三江口个
《聊斋志异》这两年成了“宝藏男孩”,时不时会窜上热搜。最近一次,刀郎所作的歌曲《罗刹海市》引发天量点播,连带书籍出版商又蹭热推了一波销量。
但在《聊斋志异》的众多故事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聂小倩》了。这个故事,后来由程小东、徐克导演,王祖贤、张国荣、张学友、午马等一众明星参演,拍成了《倩女幽魂》系列,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据说,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地在金华的兰若寺。随着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倩女幽魂》连番上映,金华兰若寺到底在何处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猜想。下面,就让我们来探寻一下。
(一)
《聊斋志异》是清康熙年间山东淄博人蒲松龄所作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成书于年(康熙十八年)。我们“探寻”金华兰若寺,其实考证的是一篇小说里的地名,这难免有人觉得“无厘头”,会问这有何意义呢?
一般的小说,故事情节往往是虚构的,但《聊斋志异》文体形式上采用唐小说传奇文体,通俗地讲,就是“民间故事汇编”,是蒲松龄对地方故事和传说的一个整理。晚清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描绘蒲松龄搜集素材的“模板”,即:每天早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搜集奇闻异事,回家粉饰润色。颇有“守株待兔”和“以物易物”的喜感。
民间故事有实有虚,实的是故事发生地和部分主人公,虚的是故事情节。如《聊斋》中的《衢州三怪》,所述之事虚无飘渺,但故事发生的蛟池街、钟楼、县学街这些地点却是真实存在。笔者认为,《聂小倩》极有可能是蒲松龄听金华籍人氏讲述,并在此基础上润色构建而成。
也有一说,这故事是蒲松龄听同时代的李渔讲的,持这一说法的依据一是蒲松龄搜集素材的模式。二是从历史上看,两人也确有交集,如《蒲松龄年鉴》记载:“清康熙十年()辛亥春,蒲松龄邀李渔赴宝应演戏祝寿。时李渔在扬州,蒲松龄在宝应知县孙蕙幕中,邀李渔家班女戏为孙蕙献艺祝寿。蒲松龄并手录李渔词《南乡子·寄书》相赠。”
所以,假如蒲松龄所著的《聂小倩》确实听自于金华本地人,那么故事虽虚,地方却极可能有出处。因此,兰若寺在金华,这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二)
众说纷纭兰若寺,最先有两处猜想,一是金华城西的西峰寺,一是金华万佛塔下的密印寺。但我们仔细阅读《聂小倩》原文,就可对照剖析上述观点是否吻合描述。
首先,书中有说宁采臣“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点明了兰若寺的地理位置在金华城的北郭,“北郭”,即城市北面的郊区,而根据古籍记载,金华西峰寺在当时的金华城兰溪门以西约一公里处的地方(现金华四中地块),密印寺位于金华城中,而非北郊。这两处地点明显有“南辕北辙”之嫌,与书中所写不符。
其次,文中“寺中殿塔壮丽”,表明兰若寺是个大寺,并且寺中有塔。从这里看,密印寺倒是符合。寺足够大,且寺边有万佛塔。西峰寺则因寺中无塔可以排除。“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经查阅资料,密印寺和西峰寺皆在小山上,不可能有大池塘。
再次,文中写“会学使案临,城舍价昂”,说的是当时恰逢省里分管教育的领导(学使),来金华主持科考。因考试时全金华府八县秀才和童生齐聚,金华城里的旅馆基本“客满”且价格高企。据考证金华古考场在如今的侍王府,离将军路北端的密印寺直线距离最多不超过二三百米,古时庙宇住宿不要钱,密印寺因此不可能不住满人,这与《聂小倩》一文中所说,整个庙里只住了宁采臣与燕赤霞两人,是个明显的“bug”。
因此,西峰寺、密印寺对应蒲松龄笔下的“兰若寺”,实在是错漏太多,说不过去。
(三)
这两年,有较多研究者提出,兰若寺应该是位于兰溪市游埠镇潦溪桥的古兰若。原因是寺名相同,且蒲松龄所在的年代与兰溪游埠兰若寺相关信息吻合。
《光绪兰溪县志》“卷三.寺观”中有写“兰若寺”:“古兰若,在潦溪桥南,本古废寺址。国朝初重建,颜是额。嘉庆八年复建,燹毁”。这里是说,“古兰若”清代以前就有,当时就叫“兰若”寺,清顺治或康熙时重建,嘉庆时又复建。
《游埠镇志》对兰若寺也有记载:“古兰若,又名桥头殿。坐落潦溪桥头。建于清代,民国三十五年()重修。三进二间殿堂......”
而对游埠兰若寺表示怀疑的,也是根据《聂小倩》文中所述:“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这句话是说:清晨,有个兰溪考生带着一个仆人来金华考试。而透露出的含义,一是兰溪考生到庙时间很早,一是这个考生有仆人,不差钱。怀疑论者综上分析,兰溪考生是走路途中经过兰若寺,因为如果他先去金华城里,肯定不差钱找旅馆入住,更不会天不亮就起身去找一个庙宇。因此,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从家里出来,夜行错过宿头,见到一个庙,便临时决定歇脚。
他们从这一点上,采取排除法,觉得不可能是兰溪游埠的古兰若寺。疑问一:兰溪游埠镇离金华约七十公里,试想一个从兰溪到金华赴考的考生,怎么可能绕行到龙游方向的游埠去;疑问二,兰若寺三进两间,不差钱的兰溪考生又怎么会住到这样小的村头小庙里?然而,持肯定论的研究者觉得,没有证据表明蒲松龄来过金华,因此他不可能像本地人一样对故事发生地点熟悉且“如数家珍”,因此,“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等等,是蒲松龄对发生在兰溪游埠兰若寺环境的再创作,这在文学作品中是允许的。
除了以上三个猜想,近些年又有研究者根据金华北郊,兰溪到金华路上,有巨大放生池和塔的庙宇等文字信息,结合金华市的地形和历史记载,提出兰若寺应是建在尖峰山脚下的智者寺。
但无论是金华城西的西峰寺,金华万佛塔下的密印寺,尖峰山脚的智者寺,还是游埠潦溪桥的兰若寺,所有的猜疑和论证,更让蒲松龄所写的《聂小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增加了这个故事的魅力。让“兰若寺”究竟在何处?成为古子城里、早茶街头游客、茶客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原标题:《三江口丨“寻找”兰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