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没在兰溪吃过茶,就等于没来过兰溪。现在我们看到兰溪的早茶还是很有名,不少外地的游客还不远千里来兰溪喝茶。但是你知道吗,以前说的到兰溪吃茶,意思跟现在可不一样哦。因为曾经这里有远近闻名的网红兰溪茶娘。
船娘
兰溪居浙江钱塘江之上游,当婺港衢港及兰江之会,舟楫往来,交通便利,向为浙东腹部货物集中之地,商业荟萃之所,最称繁盛。
兰溪热闹的早茶铺子
兰溪为浙东小城,但在外人眼中一直笼罩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色彩。
这里的船娘和茶娘是远近闻名的。旧时来到兰溪的人,都要去灯烛辉煌的兰江边走走,尤其是路过此地的孤客游子,更爱流连于这样的温柔乡中,就算囊中羞涩,也要过去领略徘徊一下,才算不虚此行。
兰溪早茶
相比于大上海的不夜城,兰溪也是华灯起,莺歌燕舞,琴歌缭绕。兰溪夜市中,西大街等处热闹非凡,店招都用霓虹灯,虽然到了晚上,但路上还是行人熙熙攘攘,往来不绝。城楼上的民众图书馆,阅读的人非常多,这里集中着非常多各地的报纸,还有很多出版的杂志,俨然成了一个信息集中之地,人们在此阅读,关心时局的变化。
停靠在兰江边的船
花茶店,是另一处信息流转之地。兰溪的茶店很多,而与别处不同,茶店集中在城西一带,房屋的构造比较粗陋,低矮,还有一种家庭式的茶铺子,比普通的茶馆要高大上一点。在时局动荡的时候,兰溪的花茶店,又会往周边较大的乡镇上搬移,如永昌,厚仁、游埠等处。这里往来各地的客商,表面上茶馆说书、唱戏、喝茶、闲聊,更有一番香艳的茶娘服务。而且,在这里喝茶的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打情骂俏,推推挨挨,才是最主要的。
兰江
茶娘们都有一套技能,以前讲过她们独特的点烟技能,除了这个,还有一种,就是叠瓜子技能。当客人进去消费的时候,桌子上会送上一小碟瓜子,当你不注意的时候,别的茶娘也会送上一小碟瓜子,大家像连珠炮一样,把瓜子叠得老高,像座宝塔的形状,那种碟子中间有点凸起,瓜子虽说是一小碟,但实际上只是铺了一层,每碟不到百颗。茶娘们吃瓜子的技术也是一流,几碟瓜子一会儿就被吃完了,其他的茶娘也会毫不客气替你吃。如此一场花茶喝下来,开销不要一万,也得八千。这是茶馆收入的主要来源。
停靠在兰江边的茭白船
但是茶娘自己的收入并不好,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茶娘的生活也是非常凄苦。她们除了来自家境贫寒的农村少女少妇,还有部分船娘上岸做这个营生,都是生活所迫。
茶娘皇后王蕉影
兰溪实验县设了以后,县府觉得有伤风化,经过很多次的整饬,因为没有相应的安排,但都没有很好的成效,只是活动阵地、范围在变化。
沪战爆发后,兰溪市民纷纷响应号召投入到抗战救国之中,妇女也成立了救护组织,多名船娘和茶娘也接受了学习救护知识和训练。
兰溪这座在上世纪闻名全国的“小上海”并没有跟上大上海的发展步伐,甚至周边小县都比这儿更有活力,今日沦落为不为人知的小县城,着实让人唏嘘,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原因导致了这一幕呢?聪明的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