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义乌交界的金东区孝顺镇低田村江滩上(当地人称“麦磨滩”),有一处革命遗址,叫“麦磨滩会议”遗址。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当时召开的又是党的秘密会议,所以在麦磨滩发生的那段革命历史未被后人广为传颂。
近日,记者随义乌市作协部分创作骨干来到“麦磨滩会议”遗址公园,寻访那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麦磨滩会议”是怎样的一次会议?
麦磨滩位于低田村航慈桥畔。当地人说,因义乌江、潜溪两水冲积而成为沙洲,形似麦磨,故名“麦磨滩”。
据党史记载,麦磨滩会议的主持人卓兰芳,生于年,奉化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鄞奉部委书记、宁波地委委员、浙江省委常委兼农民部主任、浙西特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中央巡视员等职。“八七会议”后,他奔走各地,组织发动了奉化、诸暨、永康、富阳、建德等地农民暴动。
金东区作协主席张金陆查阅大量相关党史资料后发现,年6月中共六大后,各地农民暴动蓬勃兴起。年8月起,金华县周边地区就有兰溪农民武装暴动、永(康)武(义)联合暴动、宣平农民武装暴动。年4月,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到杭州贯彻中共中央年2月26日向全党发出的《七十号通告》和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七十号通告》以迅速夺取全国政权的“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行动方针为主要内容,因此,贯彻会议上部署了为“夺取一省胜利”开展以诸暨为中心的浙西总暴动和省附近十几县围攻杭州的计划。自此,浙江全省开展了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农民暴动。同年5月,为配合浙西总暴动,卓兰芳亲自到建德组织暴动。同年7月初暴动失利,卓兰芳偕同党中央上海办事处的曾志达,马不停蹄来到金东塔江山地区,召开浙西13个县党的负责人会议。
年7月的一个晚上,麦磨滩的密林深处,浙西的嵊县、新昌、永康、武义、宣平、兰溪、昌化、于潜、分水、富阳、建德、浦江、义乌13个县党的负责人会议召开。会议由卓兰芳和曾志达主持,总结了兰溪、永(康)武(义)、宣平、诸暨、建德等地暴动经验教训;进一步贯彻了中央《七十号通告》和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为配合浙西总暴动要求各县相互支持、组织暴动,并确定义乌县委以金东义西为中心,立即组织农民武装暴动。会议任命义乌县委书记吴溶品为暴动总指挥,同时指定低田村陈凤日酒店为与各地党组织联系的交通站。会议再次强调浙赣铁路沿线的各县党组织,要组织力量、动员民众,干扰、阻滞国民党政府围剿江西中央苏区运兵而修筑的浙赣铁路工程。
会议后,金东组织了两个暴动大队,即以叶瑞东为大队长的塔江山第一暴动大队,以傅樟妹为大队长的深塘坞第四暴动大队,组织农民开展武装暴动。
会议为何选址麦磨滩?
据张金陆介绍,低田村位处义乌和金华交界,当时距离城区国民党驻军比较远,易守易退。年,麦磨滩是枫杨参天的原始森林,容易藏身。“更关键的是这里有繁华的码头,水陆交通便捷,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人员疏散或撤离非常方便。而且,这里群众基础好,金东区最早的塔江山地区支部在年就成立了。卓兰芳选在这里召开金东义西农民武装暴动会议,当时一定是经过反复权衡的。”
据考证,当时的会议报到处设在码头边的“陈正日茶馆”,由于通知未送达或路程遥远未赶上等原因,当时到会的只有13个县党的负责人。所以“麦磨滩会议”也称为“浙西十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卓兰芳在会议上总结了其他地区暴动的经验教训,部署了暴动方案,任命义乌县委书记吴溶品为暴动总指挥。当时吴溶品对暴动时间有异议,认为人员及装备准备不足,暴动过于仓促,但卓兰芳还是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部署了统一行动计划。
“事实证明,卓兰芳的执着是有道理的。暴动虽然最后没有取得胜利,但是正因为有无数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加入革命运动,才沉重打击、动摇了反动当局的统治基础,促进了革命的进程,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一幅幅永不磨灭的光辉篇章。”张金陆认为,麦磨滩会议像星星之火,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结果,推动了农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及义乌县委书记吴溶品,记者又专门查阅了义乌党史相关章节。在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义乌历史》(第一卷)里找到了相关的记录:年7月,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到义乌巡视。同年8月,卓兰芳在柳村杨文清家召开的县委扩大会上作了《立即动员起来,开展秋收农民暴动》的报告。县委书记吴溶品以建德、诸暨组织暴动失败为由,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反对暴动。会议仍然作出了组织暴动的决定,并且成立了暴动委员会,作为武装暴动的最高指挥机关,吴溶品因反对暴动而被派至金华东乡的塔江山一带做党的基层工作,指定杨兴海为县委负责人。当主张暴动的人正在筹备暴动之际,叛徒姚鹤亭带领省防军逮捕了县委委员吴璋、吴溶泗等,暴动计划流产。同年10月,县委派杨兴海前去金东请吴溶品回来主持县委工作。不幸,吴溶品在回来路上途经东河时,遭敌逮捕杀害。县委书记由杨兴海继任。年3月,形势恶化,县委已形不成一个领导中心,杨兴海深知负不起这个责任从而离开义乌,季敬芝也离开义乌去上海。刘世法就追到上海把季敬芝叫回来,途经杭州时,季敬芝被捕牺牲,随后刘世法自首叛党。至此,义乌县委解体。
“虽然义乌党史没有提及麦磨滩会议,但对这段历史还是有记载的。”义乌党史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金东义西一带群众基础较好,又远离城区,选择在森林茂密、水运发达的麦磨滩召开党的秘密会议,组织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在当时背景下是合情合理之举。
“麦磨滩会议”的深远影响
站在潜溪与义乌江对冲形成的这块圆形大沙滩上,遥想当年革命志士从四面八方赶来秘密商讨农民武装暴动的情景,为了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不由让人陡增敬意。
据了解,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到后来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麦磨滩一直是金东义西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
“麦磨滩会议总结了建德、武义、宣平等四县武装暴动的经验教训,研究了各县之间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组织暴动的问题。具体提出了以义乌、兰溪两县为中心,建德、浦江两县相配合的暴动设想,是浙西农民武装暴动的重要指导性会议。”金东区几位党史研究专家一致认为,麦磨滩会议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浙西八婺各地的农民暴动,推动了农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暴动造成的浩大声势,觉醒了大批人民群众,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暴动锻炼造就了一大批革命的骨干力量,为后来成立的金萧支队、八大队奠定了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可是说,麦磨滩会议在金东义西大地播下了红色革命的种子,掀起了金东义西的革命高潮。
由于种种原因,“麦磨滩会议”在金东和义乌的党史上并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革命历史。存留在麦磨滩上的红色印记和红色文化,非常值得去挖掘和